“福地遺蹤付羽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福地遺蹤付羽衣”全詩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分類:
《游麻姑》某公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麻姑》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某公卿。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但玩魯公碑,
今日身親到翠微。
一徑穹窿騰石棧,
萬松森立護云扉。
真人得道書丹籍,
福地遺蹤付羽衣。
暫得清幽清俗慮,
不堪斜日便催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的游歷經歷和對仙境的向往。詩人平日里只是欣賞魯公碑上的文字,而今天他親自到達了翠微山。他經過一條彎曲的山徑,看到石棧拔地而起,茂密的松樹如云般環抱著山門。他相信真正的仙人已經修成了仙道,獲得了傳統的仙籍。福地的痕跡留在了仙人所脫下的羽衣上。暫時得到了這片清幽的仙境,他不愿意再被世俗瑣事所困擾,斜陽的光芒催促他返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游覽仙境的景象和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描述翠微山上的景色和仙人的傳說,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清幽境地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魯公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等,形象地描繪了山嶺的壯麗景象和仙境的神秘氛圍。詩人通過"真人得道書丹籍"和"福地遺蹤付羽衣"的表達,展示了他對仙境中仙人的崇敬和對仙道的向往。最后兩句"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通過對斜陽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離開仙境的不舍之情。
整首詩意境幽深,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仙境的向往和對離開的無奈。通過描繪山嶺的壯麗景色、仙人的傳說和仙境的神秘氛圍,詩人構建了一個理想的仙境景象,激發讀者的遐想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對斜陽的描寫和對清幽境地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的憂傷之情,使整首詩情感豐富而深刻。
“福地遺蹤付羽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má gū
游麻姑
píng shēng dàn wán lǔ gōng bēi, jīn rì shēn qīn dào cuì wēi.
平生但玩魯公碑,今日身親到翠微。
yī jìng qióng lóng téng shí zhàn, wàn sōng sēn lì hù yún fēi.
一徑穹窿騰石棧,萬松森立護云扉。
zhēn rén dé dào shū dān jí, fú dì yí zōng fù yǔ yī.
真人得道書丹籍,福地遺蹤付羽衣。
zàn dé qīng yōu qīng sú lǜ, bù kān xié rì biàn cuī guī.
暫得清幽清俗慮,不堪斜日便催歸。
“福地遺蹤付羽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