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就鑊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甘就鑊烹”全詩
智巧同役役,得喪何不平。
益人者損己,害物乃利生。
一抱仰天愧,一甘就鑊烹。
禍淫與福善,此理未分明。
分類:
《雜興五首》艾性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五首》是宋代詩人艾性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蠶絲自纏縛,蛛網費經營。
智巧同役役,得喪何不平。
益人者損己,害物乃利生。
一抱仰天愧,一甘就鑊烹。
禍淫與福善,此理未分明。
譯文:
蠶絲自己纏繞束縛,蜘蛛網費盡心機經營。
聰明才智被同類所勞累,得到災禍何不平等呢。
利益他人的人損害了自己,傷害生物反而造就生命。
一方面愧對天地,一方面甘愿就爐灶烹煮。
禍害與福德善行,這個道理尚未明晰。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蠶絲、蛛網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比喻,表達了人生中一些智慧和道德的觀點。
首先,蠶絲自纏縛,蛛網費經營,揭示了人類有時會陷入自我束縛的境地,而有些事情費盡心機去努力,卻最終并未獲得真正的自由或收獲。
其次,詩中提到了智巧被同類所役役,得到災禍卻不平等。這暗示了有時候聰明才智的人可能會被其他人利用、剝削,最終導致不公平的結果。
然后,詩中指出了益人者損己,害物反而利生的道理。這表明有時為了幫助他人,可能會犧牲自己的利益,而一些看似有害的事物卻可能對生命有益。
最后,詩人提到了禍害與福德善行之間的關系尚未明晰。這是在暗示人們對于善惡、禍福的判斷往往是主觀的,有時候辨別不清楚。
賞析:
艾性夫的《雜興五首》揭示了人生中的一些智慧和道德觀念,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對比,引發讀者的思考。詩中的比喻形象生動,通過蠶絲、蛛網等事物,折射出人際關系、道德選擇、善惡判斷等課題,給人以啟示和警示。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思想,通過對比和反轉的手法,點出了一些常常被人們忽視或者容易混淆的道理。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思考其中的哲理,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價值觀。這種多層次的思考和啟迪是這首詩的價值所在。
“一甘就鑊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wǔ shǒu
雜興五首
cán sī zì chán fù, zhū wǎng fèi jīng yíng.
蠶絲自纏縛,蛛網費經營。
zhì qiǎo tóng yì yì, dé sàng hé bù píng.
智巧同役役,得喪何不平。
yì rén zhě sǔn jǐ, hài wù nǎi lì shēng.
益人者損己,害物乃利生。
yī bào yǎng tiān kuì, yī gān jiù huò pēng.
一抱仰天愧,一甘就鑊烹。
huò yín yǔ fú shàn, cǐ lǐ wèi fēn míng.
禍淫與福善,此理未分明。
“一甘就鑊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