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別凌煙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別凌煙樓”全詩
暝投永華寺,賓散予獨醉。
愿結九江流,添成萬行淚。
寫意寄廬岳,何當來此地。
天命有所懸,安得苦愁思。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流夜郎永華寺,寄尋陽群官》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流夜郎永華寺,寄尋陽群官》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離別朝霞之美樓,賢豪們紛紛上船舟。
黃昏來到永華寺,賓客散去只有我獨醉。
愿結九江的流水,讓我的淚水增添滔滔。
用文字寄托給廬岳山,何時才能到達這個地方。
命運有時令人擔憂,怎能忍受痛苦的思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李白在夜晚告別朝霞美景的凌煙樓,與眾多才華出眾的賢豪們一同乘船離去。夜幕降臨時,李白來到永華寺,而賓客們紛紛散去,只有他一個人是醉的。他希望自己的淚水能夠匯入九江的流水中,寄托著自己的離愁別緒。他愿意用文字表達自己對廬岳山的思念之情,并希望能夠到達那個地方。然而,命運的安排常常令人擔憂,他無法忍受內心的痛苦和憂慮。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離別時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李白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詩人以夜晚凌煙樓和永華寺為背景,描繪出離別的場景,借此表達了自己對九江和廬岳山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描寫簡潔明了,用詞簡練有力,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考空間。詩中也融入了對命運的思考,以及面對困境時的堅強和無奈。整首詩詞的情感真摯、意境唯美,反映了詩人李白豪邁的情感和對離別的思考。
“朝別凌煙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yè láng yǒng huá sì, jì xún yáng qún guān
流夜郎永華寺,寄尋陽群官
cháo bié líng yān lóu, xián háo mǎn xíng zhōu.
朝別凌煙樓,賢豪滿行舟。
míng tóu yǒng huá sì, bīn sàn yǔ dú zuì.
暝投永華寺,賓散予獨醉。
yuàn jié jiǔ jiāng liú, tiān chéng wàn xíng lèi.
愿結九江流,添成萬行淚。
xiě yì jì lú yuè, hé dāng lái cǐ dì.
寫意寄廬岳,何當來此地。
tiān mìng yǒu suǒ xuán, ān dé kǔ chóu sī.
天命有所懸,安得苦愁思。
“朝別凌煙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