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崎嶇古轍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石崎嶇古轍痕”全詩
夕陽歸鳥投深麓,煙火行人望遠村。
天際浮云生白發,林間孤月坐黃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分類:
作者簡介(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夜宿宣風館》王守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宿宣風館》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石崎嶇古轍痕,
沙溪馬渡水猶渾。
夕陽歸鳥投深麓,
煙火行人望遠村。
天際浮云生白發,
林間孤月坐黃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
正恐春愁入夜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夜宿宣風館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山石崎嶇的古道痕跡、沙溪中馬匹渡水的景象,以及夕陽下歸巢的鳥兒、遠處行人望向村莊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于旅途中的寂寥和孤獨的感受。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天空中浮云逐漸變白,林間孤月懸掛的黃昏景象,以及作者擔心春天的憂愁會侵入夜晚的靈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夜宿宣風館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運用了山石、河流等自然元素,將景物與人物融為一體,給人以生動的感覺。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夕陽與歸鳥、煙火與行人、浮云與孤月,營造出寂寥和孤獨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則突出了作者的憂愁和思考。天空中的浮云生出白發,林間的孤月映照著黃昏,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春天憂愁的擔憂,映照出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夜晚寂寥的宣風館中的心境和情感,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詞簡潔而深沉,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山石崎嶇古轍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sù xuān fēng guǎn
夜宿宣風館
shān shí qí qū gǔ zhé hén, shā xī mǎ dù shuǐ yóu hún.
山石崎嶇古轍痕,沙溪馬渡水猶渾。
xī yáng guī niǎo tóu shēn lù, yān huǒ xíng rén wàng yuǎn cūn.
夕陽歸鳥投深麓,煙火行人望遠村。
tiān jì fú yún shēng bái fà, lín jiān gū yuè zuò huáng hūn.
天際浮云生白發,林間孤月坐黃昏。
yuè nán jì běi jù qiān lǐ, zhèng kǒng chūn chóu rù yè hún.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山石崎嶇古轍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