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閣曳香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香閣曳香衣”全詩
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旂。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
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
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
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
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分類:
作者簡介(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后為皇后,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并稱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后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圣皇后。
《從駕幸少林寺》武則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從駕幸少林寺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
隱約可見云蓋山峰,彷佛霞光插進波浪上的旌旗。
日光透過薄薄的戶隙,月色穿過開啟的巖門。
金輪在金地上轉動,香閣中香衣輕搖。
佛鐸發出輕吟,幡幟搖曳于薄霧中。
曾經遇見過焚燒芝草的火焰,使山坡上的紅色花朵紛紛飛起。
花臺上沒有半點陰影,蓮塔上卻有著完美的光輝。
這一切歸功于慈悲的力量,源自于悠久的世俗威望。
慈悲之緣能引發福祉,因此我將我的努力全部奉獻于此。
風枝是無法保持靜止的,我為此悲傷不已,至今不知追求的方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武則天游覽少林寺時的景象和感受。作者通過描寫禁苑中的自然景觀和寺廟中的佛教儀式,表達了對宏大自然力量和慈悲的贊美,以及對個人心境的矛盾和悲傷。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少林寺的壯麗景色和佛教儀式的莊嚴神秘。通過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作者把自然景物和人類情感相融合,充滿了詩意和意境。詩中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慈悲力量的崇拜,體現了佛教思想對唐代社會的影響。此外,詩中的悲傷和迷茫也顯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不安。整首詩以其華麗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觸動人心,留給讀者深思。
“香閣曳香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jià xìng shǎo lín sì
從駕幸少林寺
péi luán yóu jìn yuàn, shì shǎng chū lán wéi.
陪鑾游禁苑,侍賞出蘭闈。
yún yǎn zǎn fēng gài, xiá dī chā làng qí.
云偃攢峰蓋,霞低插浪旂。
rì gōng shū jiàn hù, yuè diàn qǐ yán fēi.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
jīn lún zhuàn jīn dì, xiāng gé yè xiāng yī.
金輪轉金地,香閣曳香衣。
duó yín qīng chuī fā, fān yáo bó wù fēi.
鐸吟輕吹發,幡搖薄霧霏。
xī yù fén zhī huǒ, shān hóng lián yě fēi.
昔遇焚芝火,山紅連野飛。
huā tái wú bàn yǐng, lián tǎ yǒu quán huī.
花臺無半影,蓮塔有全輝。
shí lài néng rén lì, yōu zī shàn shì wēi.
實賴能仁力,攸資善世威。
cí yuán xīng fú xù, yú cǐ qìng guī yī.
慈緣興福緒,于此罄歸依。
fēng zhī bù kě jìng, qì xuè jìng hé zhuī.
風枝不可靜,泣血竟何追。
“香閣曳香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