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巴江似直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峽巴江似直流”全詩
冰綃翦破裁云幔,銀漢傾斜作玉溝。
畫角鼓聲催急雨,陽關笛曲送深秋。
誰將折筆圖成后,可掛松風最上樓。
分類:
作者簡介(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學家、科學家。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鹿起、龍眠愚者等,漢族,安徽桐城人。崇禎13年進士,官檢討。弘光時為馬士英、阮大鋮中傷,逃往廣東以賣藥自給。永歷時任左中允,遭誣劾。清兵入粵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發憤著述同時,秘密組織反清復明活動。康熙10年3月,因“粵難”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萬安惶恐灘殉國。學術上方以智家學淵源,博采眾長,主張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歸一。一生著述400余萬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數十種,內容廣博,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包。
《三疊泉》方以智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疊泉》是明代方以智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三峽巴江像一道直流,
疊溪屏障何時能夠收。
冰綃剪破云幔裁,
銀河傾斜成玉溝。
畫角鼓聲催急雨,
陽關笛曲送深秋。
誰能折筆圖成后,
掛在松風最上樓。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觀為主題,通過描寫三峽巴江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壯美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中描述了巴江水勢奔涌如直流,疊溪屏障層層疊疊,形成壯麗的景象。冰綃之美剪破云幔,銀河斜傾,如玉溝一般璀璨奪目。畫角和鼓聲催動著急雨,陽關笛曲送走深秋。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將來才能將這幅美景繪成圖畫的憧憬,并希望將來的作品掛在松風最高的樓上。
賞析:
《三疊泉》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寫,如將巴江比喻為直流,疊溪比喻為屏障,以及冰綃、銀河等景象的描繪,使整首詩詞富有畫面感和生動感。
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傳遞出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巴江的水勢如直流,疊溪屏障層層疊疊,形成了壯麗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威力和雄偉。冰綃剪破云幔,銀河斜傾,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撼和美感。詩中還融入了音樂元素,畫角和鼓聲催動著急雨,陽關笛曲送走深秋,為詩中的景象增添了動感和音樂之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藝術創作的向往和期待,誰能夠用筆將這樣的美景繪成圖畫,并將其掛在松風最高的樓上,以此表達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渴望。
總之,方以智的《三疊泉》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同時融入了音樂元素和對未來藝術創作的向往,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感和藝術美感。
“三峽巴江似直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dié quán
三疊泉
sān xiá bā jiāng shì zhí liú, dié xī píng zhàng jǐ céng shōu.
三峽巴江似直流,疊溪屏障幾曾收。
bīng xiāo jiǎn pò cái yún màn, yín hàn qīng xié zuò yù gōu.
冰綃翦破裁云幔,銀漢傾斜作玉溝。
huà jiǎo gǔ shēng cuī jí yǔ, yáng guān dí qū sòng shēn qiū.
畫角鼓聲催急雨,陽關笛曲送深秋。
shuí jiāng zhé bǐ tú chéng hòu, kě guà sōng fēng zuì shàng lóu.
誰將折筆圖成后,可掛松風最上樓。
“三峽巴江似直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