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涇溪不辭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往涇溪不辭遠”全詩
白鷺行時散飛去,又如雪點青山云。
欲往涇溪不辭遠,龍門蹙波虎眼轉。
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我游東亭不見君,
沙上行將白鷺群。
白鷺行時散飛去,
又如雪點青山云。
欲往涇溪不辭遠,
龍門蹙波虎眼轉。
杜鵑花開春已闌,
歸向陵陽釣魚晚。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在東亭游玩卻不見到你,
沙灘上白鷺群行將遠去。
白鷺們行進時散播飛翔,
就像青山上的雪點云繞。
我想去涇溪卻不畏遠行,
龍門石蹙著波浪,宛如虎眼轉動。
杜鵑花在春天已經開放結束,
我要回到陵陽去垂釣晚時。
詩意和賞析:
李白在這首詩中情緒悲憤,表達了對好友鄭少府諤的思念之情。詩人游玩在東亭,卻沒有見到鄭少府,讓他感到失落和孤單。詩中描繪了一幅白鷺群飛翔的圖景,寓意著鄭少府離開,就像白鷺群一樣遠去,消失在遠方。
詩中的“龍門蹙波虎眼轉”形象地描繪了涇溪的景色,龍門石在水流中起伏,形成了波浪,宛如一只虎眼在轉動。這一描寫使得整個景色更加生動而神秘。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寂寞和渴望回到家鄉的心情。杜鵑花已經開放告終,春天也已過去,詩人想要回到陵陽,垂釣解悶。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寫表達了對友誼和家鄉的思念之情,展現了李白獨特的情感和才華。
“欲往涇溪不辭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xī dōng tíng jì zhèng shào fǔ è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
wǒ yóu dōng tíng bú jiàn jūn, shā shàng xíng jiāng bái lù qún.
我游東亭不見君,沙上行將白鷺群。
bái lù xíng shí sàn fēi qù,
白鷺行時散飛去,
yòu rú xuě diǎn qīng shān yún.
又如雪點青山云。
yù wǎng jīng xī bù cí yuǎn, lóng mén cù bō hǔ yǎn zhuǎn.
欲往涇溪不辭遠,龍門蹙波虎眼轉。
dù juān huā kāi chūn yǐ lán, guī xiàng líng yáng diào yú wǎn.
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
“欲往涇溪不辭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