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泉間琴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泉間琴筑”全詩
伊誰愜素心,推此一輪玉。
小坐石如冰,一雨樹初沐。
清光萬古新,為樂此肖獨。
天造彌經綸,富媼寶川瀆。
胡為不寧,四海沸羹粥。
日月不厭弧,臨照幾茅屋。
未許紅塵人,來分處女燭。
來生志邱壑,苦自轉車轂。
詰旦隔仙凡,徒留夢相續。
分類:
《蓮谷對月》王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蓮谷對月》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易
山空寂無言,
流泉間琴筑。
伊誰愜素心,
推此一輪玉。
小坐石如冰,
一雨樹初沐。
清光萬古新,
為樂此肖獨。
天造彌經綸,
富媼寶川瀆。
胡為不寧,
四海沸羹粥。
日月不厭弧,
臨照幾茅屋。
未許紅塵人,
來分處女燭。
來生志邱壑,
苦自轉車轂。
詰旦隔仙凡,
徒留夢相續。
中文譯文:
山中空曠,寂靜無言,
溪水間傳來琴聲。
那位仙人能領略到我的純樸心靈,
將這首詩作為一顆美玉推送給他。
坐在冰一般的石頭上,
樹木初次沐浴于一場雨中。
清澈的光芒永恒而新鮮,
我因此而快樂,如同獨自一人般。
上天創造了廣袤的經緯,
富有的婦人居住在寶川的溪水中。
為何如此不平靜,
四海沸騰如粥一般?
太陽和月亮不厭傾斜,
照耀著幾間茅屋。
我未曾允諾紅塵之人,
來分贈處女之燈。
來世的志向在邱壑間,
苦難自轉,如車輪轉動。
黎明和白晝隔離了仙人和凡人,
只剩下夢境相繼延續。
詩意和賞析:
《蓮谷對月》是唐代詩人王易的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幽美的山谷景象,并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純潔的追求。
詩中以山谷的靜謐和流水中傳來的琴聲開篇,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詩人通過問句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期盼,希望有一位仙人能夠領略到他內心的純樸和美麗,將這首詩視為一顆珍貴的玉石向他推送。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坐在冰一般的石頭上,樹木初次沐浴于雨中的景象,描繪了自然環境的清新和美麗。清澈的光芒象征著純潔,詩人因此而感到快樂,但也感到孤獨,仿佛是獨自一人在欣賞這美景。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人世紛擾的不滿和對純潔的追求。詩中提到天造彌經綸,富媼寶川瀆,表明天地之間存在著一種秩序和平衡,而世間的浮躁和不平靜讓詩人感到困擾。
太陽和月亮不厭弧,照耀著簡陋的茅屋,表達了自然界的永恒和普照一切的力量。詩人表示自己并沒有承諾將這首詩獻給塵世之人,而是將其視為純潔之燈,只留給那些追求純真的人。
最后幾句描述了詩人對來世的向往和對現世的痛苦。詩中提到來生的志向在邱壑間,暗示詩人對來世更美好的憧憬和追求。然而,詩人卻苦苦自轉,如同車輪轉動,難以擺脫現實的束縛。黎明和白晝將仙人和凡人隔離開來,只剩下夢境相繼延續,表達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的渴望,但也意味著他只能在夢中與仙境相連。
整首詩以山谷、流水和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靜謐、純潔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對純真和美麗的追求,以及對現實世界浮躁和不平靜的不滿。詩中運用了寓言和象征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世的反思,喚起讀者對純潔和追求的思考。
“流泉間琴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 gǔ duì yuè
蓮谷對月
shān kōng jì wú yán, liú quán jiān qín zhù.
山空寂無言,流泉間琴筑。
yī shuí qiè sù xīn, tuī cǐ yī lún yù.
伊誰愜素心,推此一輪玉。
xiǎo zuò shí rú bīng, yī yǔ shù chū mù.
小坐石如冰,一雨樹初沐。
qīng guāng wàn gǔ xīn, wéi lè cǐ xiào dú.
清光萬古新,為樂此肖獨。
tiān zào mí jīng lún, fù ǎo bǎo chuān dú.
天造彌經綸,富媼寶川瀆。
hú wéi bù níng, sì hǎi fèi gēng zhōu.
胡為不寧,四海沸羹粥。
rì yuè bù yàn hú, lín zhào jǐ máo wū.
日月不厭弧,臨照幾茅屋。
wèi xǔ hóng chén rén, lái fēn chǔ nǚ zhú.
未許紅塵人,來分處女燭。
lái shēng zhì qiū hè, kǔ zì zhuàn chē gū.
來生志邱壑,苦自轉車轂。
jí dàn gé xiān fán, tú liú mèng xiāng xù.
詰旦隔仙凡,徒留夢相續。
“流泉間琴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