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根怒出托負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蟠根怒出托負重”全詩
蟠根怒出托負重,孫枝旁挺虬拿空。
無碑為柏記年歲,開天劈地洪荒流。
武皇逐虜三千里,解甲掛樹來獻功。
此樹至今五千載,以禮巨者孫從翁。
中州神物此為最,魯楷秦櫟俱下風。
神靈呵護猶余憤,中霄風雨吟群龍。
分類:
《黃陵古柏》謝覺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陵古柏》是現代詩人謝覺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千年廟兒興廢,
老柏數十常青蔥。
蟠根怒出托負重,
孫枝旁挺虬拿空。
無碑為柏記年歲,
開天劈地洪荒流。
武皇逐虜三千里,
解甲掛樹來獻功。
此樹至今五千載,
以禮巨者孫從翁。
中州神物此為最,
魯楷秦櫟俱下風。
神靈呵護猶余憤,
中霄風雨吟群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位于黃陵的古柏樹。詩人通過描繪古柏的形態和歷史,表達了對這棵樹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中華文明的贊美。
賞析:
1. 這首詩詞以古柏樹為中心,通過柏樹的形象來表達對中華文明的敬仰。古柏象征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堅韌不拔的精神。詩人通過描繪柏樹的形態和特征,如老柏常青、蟠根托重等,展示了柏樹的獨特魅力和歷史的厚重感。
2. 詩人通過描寫柏樹的歷史,強調了其與中華文明的緊密聯系。柏樹見證了五千年的歷史興衰,沒有碑文來記載歲月的流轉,卻承載著開天辟地的洪荒之力。柏樹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和象征,傳承了武皇逐虜、解甲掛樹的功業。
3. 詩中提到的“巨者孫從翁”是指孫武,孫武是中國古代軍事家,也是兵法的創立者。他以禮奉獻于柏樹,顯示了對孫武智勇的崇敬之情。
4. 詩人將古柏與其他名貴的樹木相比較,如魯楷(指曹操)和秦櫟(指秦始皇),認為古柏是中州神物中最為杰出的代表。這表達了對古柏的崇高評價,以及對中華文明中最為珍貴的傳統價值的認同。
5. 最后兩句“神靈呵護猶余憤,中霄風雨吟群龍”表達了對柏樹作為神靈庇佑的力量的謳歌。柏樹在風雨中吟唱,象征著它作為中華文明的象征,在歷史的風雨中依然屹立不倒。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古柏樹的形象和歷史,表達了對中華文明的敬仰和贊美,強調了柏樹作為中華文明的象征和精神力量的價值。
“蟠根怒出托負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líng gǔ bǎi
黃陵古柏
wǔ qiān nián miào ér xīng fèi, lǎo bǎi shù shí cháng qīng cōng.
五千年廟兒興廢,老柏數十常青蔥。
pán gēn nù chū tuō fù zhòng, sūn zhī páng tǐng qiú ná kōng.
蟠根怒出托負重,孫枝旁挺虬拿空。
wú bēi wèi bǎi jì nián suì, kāi tiān pī dì hóng huāng liú.
無碑為柏記年歲,開天劈地洪荒流。
wǔ huáng zhú lǔ sān qiān lǐ, jiě jiǎ guà shù lái xiàn gōng.
武皇逐虜三千里,解甲掛樹來獻功。
cǐ shù zhì jīn wǔ qiān zǎi, yǐ lǐ jù zhě sūn cóng wēng.
此樹至今五千載,以禮巨者孫從翁。
zhōng zhōu shén wù cǐ wèi zuì, lǔ kǎi qín lì jù xià fēng.
中州神物此為最,魯楷秦櫟俱下風。
shén líng hē hù yóu yú fèn, zhōng xiāo fēng yǔ yín qún lóng.
神靈呵護猶余憤,中霄風雨吟群龍。
“蟠根怒出托負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