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突兀踞江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匡廬突兀踞江濱”全詩
冠蓋簪纓頻枉駕,暴風驟雨幾回輪。
席間叱咤蒼生病,嶺上煙霞薄海驚。
歷劫登臨皆白首,同儔相顧話前因。
分類:
《廬山》何滿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廬山》
匡廬突兀踞江濱,
人道身山識不真。
冠蓋簪纓頻枉駕,
暴風驟雨幾回輪。
席間叱咤蒼生病,
嶺上煙霞薄海驚。
歷劫登臨皆白首,
同儔相顧話前因。
中文譯文:
廬山高高地矗立在江邊,
人們只看到山的外表,卻不真正了解它的內在。
尊貴的人們常常驕傲地乘車進山,但往往是徒勞的,
暴風驟雨多次輪回。
在宴席上,廬山咆哮著為蒼生的疾病吶喊,
山嶺上的云霧薄薄地籠罩著驚濤駭浪。
歷經千劫的人們登上廬山,都已白發蒼蒼,
他們相互凝視,談論著過去的種種緣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廬山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廬山的思考和感悟。廬山高聳入云,宛如挺立在江邊的巍峨巨石,然而人們只看到它的外貌,卻無法真正理解它的內在。冠蓋簪纓的尊貴人物頻繁地駕車進山,但他們的行為往往是徒勞無功的,暴風驟雨時常光臨,象征著世事無常,富貴不能永恒。
在宴席上,廬山仿佛在為蒼生的疾病吶喊,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憂慮。山嶺上的云霧輕薄地籠罩著洶涌的海浪,形成一幅壯麗的景象,給人以震撼和驚嘆。歷經千劫的人們登上廬山,已經年邁白發,他們相互凝視,交流著過去的經歷和前因,彼此理解和共鳴。
整首詩以廬山作為象征,通過描繪廬山的景色和所表達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廬山的高聳和壯麗,暴風驟雨的輪回,以及山上和座間的對話,都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社會的問題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象的隱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關懷和思考。
“匡廬突兀踞江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 shān
廬山
kuāng lú tū wù jù jiāng bīn, rén dào shēn shān shí bù zhēn.
匡廬突兀踞江濱,人道身山識不真。
guān gài zān yīng pín wǎng jià, bào fēng zhòu yǔ jǐ huí lún.
冠蓋簪纓頻枉駕,暴風驟雨幾回輪。
xí jiān chì zhà cāng shēng bìng, lǐng shàng yān xiá bó hǎi jīng.
席間叱咤蒼生病,嶺上煙霞薄海驚。
lì jié dēng lín jiē bái shǒu, tóng chóu xiāng gù huà qián yīn.
歷劫登臨皆白首,同儔相顧話前因。
“匡廬突兀踞江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