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滴松稍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翠滴松稍雨”全詩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古剎猶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機原在悟,彼岸本無媒。
轉梵猿常下,傳經鳥自來。
他年返初服,結廬向丹臺。
分類:
《朱砂庵》江天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朱砂庵》是明代江天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朱砂庵
曲磴千盤盡,何曾任鑿穿。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古剎猶金碧,乾坤等劫灰。
息機原在悟,彼岸本無媒。
轉梵猿常下,傳經鳥自來。
他年返初服,結廬向丹臺。
譯文:
朱砂庵
盤旋的山道千折萬轉,從未被鑿破。
它本來擁有超凡的美景,不需要借助幻象的因緣。
翠綠的松樹滴雨,云霧散開揭示出天外的峰巒。
在這里,自有寧靜的解脫,何須問及棲居禪宗的事情。
古老的寺廟依然金碧輝煌,千年歲月都成為塵灰。
內心的寧靜源自覺悟,彼岸的境界本來沒有中介。
轉悟的猿猴經常下山,傳播經典的鳥兒自然來到。
來年回歸最初的服飾,建造小屋向著丹臺。
詩意和賞析:
《朱砂庵》以描繪一座山間庵院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禪宗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詩中的山道盤旋曲折,沒有被人為鑿破,象征著修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和曲折。庵院本身擁有超凡的美景,不需要依賴外在的幻象,強調了內心的寧靜與解脫,與棲居禪修的主題相契合。
詩中的松樹滴雨和嵐霧散開的描繪,表達了自然的美妙和寧靜,進一步強調了修行者在庵院中追求心靈的平靜和超脫塵世的境界。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古剎依舊金碧輝煌,但乾坤等劫最終都會化為塵灰,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世俗事物的淡然態度。詩人認為真正的靜心悟道不需要依賴外在的中介,而是源自內心的覺悟。轉悟的猿猴和傳經的鳥兒象征著智慧的傳播和啟發,呼應了禪宗傳承和普度眾生的精神。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展望,希望在來年能回歸最初的服飾,回到最純粹的狀態,建造小屋向著丹臺,追求更高層次的修行。
整首詩通過對庵院景物的描繪和對禪宗境界的思考,傳達了對修行者追求內心寧靜、覺悟和超脫的境界的理解。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禪修的隱喻,表達了詩人對內心靜謐、覺悟和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對禪宗修行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禪修的寧靜和詩人對境界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哲理內涵。
“翠滴松稍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ū shā ān
朱砂庵
qū dèng qiān pán jǐn, hé zēng rèn záo chuān.
曲磴千盤盡,何曾任鑿穿。
běn lái chāo sè xiàng, bù jiǎ huàn yīn yuán.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cuì dī sōng shāo yǔ, lán kāi zhàng wài tiān.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cǐ zhōng ráo jìng jiě, hé shì wèn qī chán.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gǔ chà yóu jīn bì, qián kūn děng jié huī.
古剎猶金碧,乾坤等劫灰。
xī jī yuán zài wù, bǐ àn běn wú méi.
息機原在悟,彼岸本無媒。
zhuǎn fàn yuán cháng xià, chuán jīng niǎo zì lái.
轉梵猿常下,傳經鳥自來。
tā nián fǎn chū fú, jié lú xiàng dān tái.
他年返初服,結廬向丹臺。
“翠滴松稍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