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還倜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夫子還倜儻”全詩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
夫子還倜儻,攻文繼前烈。
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
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別魯頌》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魯頌》中文譯文:誰能說泰山高,下面是卻固守著魯邦的城墻。
誰敢稱秦軍眾,卻能征戰到魯邦的城池。
我獨立于天地之間,清風灑在蘭花上堆積成雪。
夫子回來,仍然英勇傲然,繼續攻打敵人,延續前輩英烈的事跡。
錯落在石頭上的松樹,沒有被秋霜所摧折。
贈言刻在寶刀上,千秋歲月將不會熄滅。
詩意和賞析:《別魯頌》這首詩是李白在表達對魯邦的贊美和對英勇的人們的敬意。詩的前兩句以反問的形式表達了泰山的高大和魯邦的堅固,體現了魯國的堅定和戰斗的精神。接著,詩人以獨立于天地之間的姿態,描述了清風灑在蘭花上的美景,表達了魯國人民充滿力量和勇氣的狀態。夫子回來后,能攻文繼前烈,體現了他們在盡忠職守上的堅持和信念。最后,詩人運用松樹和寶刀的形象,寄托了對魯國歷史的長久和文化的傳承的期望。
這首詩贊美了魯國的堅韌不拔和英勇,展現了李白對魯國的敬佩之情。通過具體的形象描寫和反問句的運用,使詩意深沉而充滿力量。整首詩結構緊湊,用語簡練,充滿了濃厚的豪情壯志,展示出了李白的詩歌才華和對自由獨立的追求。
“夫子還倜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lǔ sòng
別魯頌
shuí dào tài shān gāo, xià què lǔ lián jié.
誰道泰山高,下卻魯連節。
shuí yún qín jūn zhòng, cuī què lǔ lián shé.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dú lì tiān dì jiān, qīng fēng sǎ lán xuě.
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
fū zǐ hái tì tǎng, gōng wén jì qián liè.
夫子還倜儻,攻文繼前烈。
cuò luò shí shàng sōng, wú wéi qiū shuāng zhé.
錯落石上松,無為秋霜折。
zèng yán lòu bǎo dāo, qiān suì shù bù miè.
贈言鏤寶刀,千歲庶不滅。
“夫子還倜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