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臺已碎懷中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臺已碎懷中鏡”全詩
玉臺已碎懷中鏡,明月還沉掌上珠。
早信靈氛逃大劫,難將因果問浮屠。
平生兒女鐘情甚,此際黃泉舐犢無?
分類:
《傷心詩》錢秉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心詩》是清代錢秉鐙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著眼空花一刻徂,
蒼天何意奪童烏?
玉臺已碎懷中鏡,
明月還沉掌上珠。
早信靈氛逃大劫,
難將因果問浮屠。
平生兒女鐘情甚,
此際黃泉舐犢無?
詩意:
《傷心詩》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無常和世事的無常感到傷心和迷惘的情緒。詩中通過一系列意象和隱喻,揭示了人生的脆弱和不可預測性,以及人們在面對死亡和命運時的困惑和無奈。
賞析:
詩詞的開篇,“著眼空花一刻徂”,意指人生如同一瞬間即逝的空花,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虛幻。接著,“蒼天何意奪童烏?”這句表達了對神秘力量的疑問,作者感到困惑,不明白上天為何要奪取無辜的生命。
接下來的兩句,“玉臺已碎懷中鏡,明月還沉掌上珠”,通過寶玉臺碎和明月沉沒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失望。這些象征物象往往被視為珍貴和美好的,但它們的破碎和消失暗示了一切都是短暫和虛幻的。
在下一聯,“早信靈氛逃大劫,難將因果問浮屠”,詩人提到了靈氛逃避大劫,表示命運的脆弱和不可預測性,難以理解它的因果關系。"浮屠"指的是佛像,意味著詩人無法通過問佛來解開這些謎題。
最后兩句,“平生兒女鐘情甚,此際黃泉舐犢無?”表達了詩人對親情的執著和無法舍棄的感情。黃泉指的是地獄,舐犢無則暗示了無法再見到已故的親人。詩人感到痛苦和傷心,對人生的無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整首詩以短暫的詞句,表達了對生命無常和人生困惑的深刻思考。通過象征和隱喻的運用,詩人呈現了生命的脆弱性和不可捉摸性,以及面對死亡和命運時的無奈和迷茫。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玉臺已碎懷中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xīn shī
傷心詩
zhuó yǎn kōng huā yī kè cú, cāng tiān hé yì duó tóng wū?
著眼空花一刻徂,蒼天何意奪童烏?
yù tái yǐ suì huái zhōng jìng, míng yuè hái chén zhǎng shàng zhū.
玉臺已碎懷中鏡,明月還沉掌上珠。
zǎo xìn líng fēn táo dà jié, nán jiāng yīn guǒ wèn fú tú.
早信靈氛逃大劫,難將因果問浮屠。
píng shēng ér nǚ zhōng qíng shén, cǐ jì huáng quán shì dú wú?
平生兒女鐘情甚,此際黃泉舐犢無?
“玉臺已碎懷中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