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新婦傾城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家新婦傾城姿”全詩
哭聲休使東家聞,東家新婦嫁郎君。
滿堂笑語看珠翠,夾道風傳蘭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樹,君心一失無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歸,飲淚行尋出門路。
青銅鏡面無光采,苦心尚在容華改。
東家新婦傾城姿,似妾從前初嫁時。
分類:
作者簡介(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去婦詞》王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去婦詞》是明代王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刺促何刺促,東家迎鸞西家哭。
哭聲休使東家聞,東家新婦嫁郎君。
滿堂笑語看珠翠,夾道風傳蘭麝薰。
浮云上天花落樹,君心一失無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歸,飲淚行尋出門路。
青銅鏡面無光采,苦心尚在容華改。
東家新婦傾城姿,似妾從前初嫁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婦人被迫離開婚姻家庭的心情和遭遇。詩詞以一種凄涼的語氣描繪了婦人的境況。
詩的開頭,"刺促何刺促"表達了婦人內心的焦慮和無奈。她面臨著被迫離開家庭的命運,東家歡迎新婦而西家卻在哭泣。
接著詩中提到,婦人希望自己的哭聲不要讓東家聽到,因為東家正迎接新婦嫁給丈夫。這表明婦人不愿意成為別人家庭的累贅,她默默忍受著痛苦。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婦人所見到的婚禮場景。滿堂笑語,珠翠閃爍,充滿喜慶的氣氛。夾道間飄來蘭麝的香氣,暗示了新婦的美麗和高貴。
然而,對于婦人來說,這些喜慶的景象與她內心的痛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感到自己的幸福如同浮云,一瞬間即逝。丈夫的心已經徹底迷失,再也無法回頭。
婦人明白自己已經失去了歸宿,不知道去向何方。她以淚水為飲,尋找離開的道路。她的容顏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光彩,苦心經營的美貌也已逝去。
最后兩句描述了新婦的美麗,與婦人初嫁時的姿態相似。這是對比與反襯,突出了婦人的悲涼命運和她曾經的幸福。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婦人被迫離開家庭、面對新婦的婚禮,展現了婦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婦人的遭遇象征了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困境,表達了對婚姻制度的思考和對女性命運的關切。
“東家新婦傾城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ù fù cí
去婦詞
cì cù hé cì cù, dōng jiā yíng luán xī jiā kū.
刺促何刺促,東家迎鸞西家哭。
kū shēng xiū shǐ dōng jiā wén, dōng jiā xīn fù jià láng jūn.
哭聲休使東家聞,東家新婦嫁郎君。
mǎn táng xiào yǔ kàn zhū cuì, jiā dào fēng chuán lán shè xūn.
滿堂笑語看珠翠,夾道風傳蘭麝薰。
fú yún shàng tiān huā luò shù, jūn xīn yī shī wú huí wù.
浮云上天花落樹,君心一失無回悟。
míng zhī qiǎn qiè hé suǒ guī, yǐn lèi xíng xún chū mén lù.
明知遣妾何所歸,飲淚行尋出門路。
qīng tóng jìng miàn wú guāng cǎi, kǔ xīn shàng zài róng huá gǎi.
青銅鏡面無光采,苦心尚在容華改。
dōng jiā xīn fù qīng chéng zī, shì qiè cóng qián chū jià shí.
東家新婦傾城姿,似妾從前初嫁時。
“東家新婦傾城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