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楚家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本是楚家玉”全詩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丹彩瀉滄溟,精輝凌白虹。
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
卓絕道門秀,談玄乃支公。
延蘿結幽居,剪竹繞芳叢。
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
憶我初來時,蒲萄開景風。
今茲大火落,秋葉黃梧桐。
水色夢沅湘,長沙去何窮。
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丹彩瀉滄溟,精輝凌白虹。
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
卓絕道門秀,談玄乃支公。
延蘿結幽居,剪竹繞芳叢。
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
憶我初來時,蒲萄開景風。
今茲大火落,秋葉黃梧桐。
水色夢沅湘,長沙去何窮。
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中文譯文:
秦國從趙國奪走了璧玉,卻送到了邯鄲宮中。
本是楚國的寶玉,卻因此來到了荊山中。
寶玉拋灑著丹彩,燦爛的光輝超過了白虹。
如同青蠅一樣,被命運點中,與我一同流落此地。
出類拔萃的道學之才,談玄的就是支公。
結草為玩,將竹編為房,環繞著芳草叢生的地方。
涼爽的花朵拂過窗戶,天籟鳴響在虛空中。
回憶起我初來時,蒲萄成熟的季節風光。
現在大火已經落下,秋葉黃了梧桐樹。
水色讓我夢到沅湘的景色,我離開長沙還有多遠呢?
寄去書信訪問衡山,只愿與南飛的大雁相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李白將游衡岳的一段經歷,其中交織了他對故鄉和旅途的思念之情。詩的上半部分主要描寫了李白心中的痛點,即秦國奪走了趙國的寶玉,但寶玉卻被送到了邯鄲宮中。李白把寶玉比喻為楚玉,此處暗指自己,表示自己身為楚國人卻流落在荊山中的無奈和痛心。
詩的下半部分則描寫了李白游覽衡山的景色和心情。他表達了對道學和玄學的推崇,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他將結草為玩,剪竹繞芳叢,表示自己尋求寧靜和與自然融合的生活方式。詩的結尾部分,用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來表達他對美好生活和內心自在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展示了李白對故鄉和旅途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道學和玄學的理解與向往,以及對寧靜自在生活的追求。詩中所描繪的美景和內心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為讀者展示了李白的豪放和浪漫的詩意世界。
“本是楚家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yóu héng yuè, guò hàn yáng shuāng sōng tíng, liú bié zú dì fú tú tán hào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qín qī zhào shì bì, què rù hán dān gōng.
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
běn shì chǔ jiā yù, hái lái jīng shān zhōng.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dān cǎi xiè cāng míng, jīng huī líng bái hóng.
丹彩瀉滄溟,精輝凌白虹。
qīng yíng yī xiāng diǎn, liú luò cǐ shí tóng.
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
zhuō jué dào mén xiù, tán xuán nǎi zhī gōng.
卓絕道門秀,談玄乃支公。
yán luó jié yōu jū, jiǎn zhú rào fāng cóng.
延蘿結幽居,剪竹繞芳叢。
liáng huā fú hù yǒu, tiān lài míng xū kōng.
涼花拂戶牖,天籟鳴虛空。
yì wǒ chū lái shí, pú táo kāi jǐng fēng.
憶我初來時,蒲萄開景風。
jīn zī dà huǒ luò, qiū yè huáng wú tóng.
今茲大火落,秋葉黃梧桐。
shuǐ sè mèng yuán xiāng, cháng shā qù hé qióng.
水色夢沅湘,長沙去何窮。
jì shū fǎng héng jiào, dàn yǔ nán fēi hóng.
寄書訪衡嶠,但與南飛鴻。
“本是楚家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