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家貧賣寶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為家貧賣寶刀”全詩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
分類:
《內宴奉詔作》曹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內宴奉詔作》是宋代文人曹翰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十年前學六韜,
英名常得預時髦。
曾因國難披金甲,
不為家貧賣寶刀。
臂健尚嫌弓力軟,
眼明猶識陣云高。
庭前昨夜秋風起,
羞睹盤花舊戰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曹翰對自己從事軍事事業的自豪和對國家興衰的思索。詩人提到自己三十年前修煉了《六韜》兵法,因此名聲顯赫,總能搶先時尚潮流。他曾經為了國家的危難而穿上金甲,也從未因家境貧寒而賣掉寶貴的刀劍。他的臂力強健,但仍對自己的弓術力道感到不滿,他的眼力敏銳,能夠認識出高高飄揚的戰云。在庭院前的昨夜,秋風吹起,詩人羞愧地看著自己早年在戰場上穿過的戰袍,感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傳體的形式,表達了詩人曹翰對自己軍旅生涯的回憶和感慨。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學習《六韜》兵法的經歷和因國家負責而承擔軍事使命的過往,展示了自己的才智和忠誠。他堅守初心,不因家境貧困而喪失對國家的忠誠,表現出堅韌的品質和高尚的情操。詩人對自己的弓術和戰云的描繪,展示了他對戰爭技藝的追求和對戰場的敬畏之心。最后,秋風吹起,詩人在庭院中看到自己曾經穿過的戰袍,感慨時光的無情和歲月的流逝,同時也表達出對往事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
整首詩詞既展示了詩人的個人經歷和情感體驗,又折射出了宋代時期的社會背景和價值觀念。它表達了對戰爭和軍事的認同和思考,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忠誠、榮譽和時光流轉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個人的情感表達和社會意義的思考,展現了曹翰作為一位文人士兵的獨特視角和情感體驗,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不為家貧賣寶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èi yàn fèng zhào zuò
內宴奉詔作
sān shí nián qián xué liù tāo, yīng míng cháng dé yù shí máo.
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
céng yīn guó nàn pī jīn jiǎ, bù wéi jiā pín mài bǎo dāo.
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
bì jiàn shàng xián gōng lì ruǎn, yǎn míng yóu shí zhèn yún gāo.
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
tíng qián zuó yè qiū fēng qǐ, xiū dǔ pán huā jiù zhàn páo.
庭前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
“不為家貧賣寶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