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魂初返楚云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魂初返楚云秋”全詩
冤骨未沈吳月曉,征魂初返楚云秋。
西施正倚承恩貌,范蠡將移去國舟。
尚向松陵親卻敵,藁砧依舊在層樓。
分類:
《胥山廟》曹既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胥山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曹既明。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胥山廟,朝代:宋代,作者:曹既明
間關欲雪父兄仇,
底用平生錫蓋侯。
冤骨未沉吳月曉,
征魂初返楚云秋。
西施正倚承恩貌,
范蠡將移去國舟。
尚向松陵親卻敵,
藁砧依舊在層樓。
譯文:
在胥山廟,途經關隘即將降下鵝毛大雪,懷念父兄的仇恨漸淡,
只希望用我一生的奉獻成為一位宰相。冤魂還未入土,吳地的明月便升起,
征魂初次回到楚地的秋天。西施仍以美貌依偎在寵愛之下,
范蠡將要遠離故國的舟船。仍然在松陵向親人宣告對抗敵人的決心,
家中的藁砧依然在層樓之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充滿憂愁和冤屈的景象。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家族仇恨的消解和對功名地位的追求。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位宰相,平息家族間的仇恨。
詩中也融入了歷史典故和傳說人物。吳月指的是吳國的明月,象征著美好和希望。冤魂回歸楚地的秋天,暗示著歷史悲劇與往事的追憶。西施和范蠡則是古代傳說中的美女和賢臣,通過描寫他們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和遠離故鄉的思念。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松陵和藁砧。松陵是楚國的一座陵墓,象征著家族的根基和親情。藁砧是指家中的編織工具,意味著家庭的傳統和承繼。通過這兩句詩,作者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家族榮譽的堅守。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家族命運的思考。通過歷史典故和意象的運用,詩詞在凄涼之中顯露出對個人命運和家族榮辱的關注。同時,也展現了宋代士人對功名和家國情懷的追求。
“征魂初返楚云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ū shān miào
胥山廟
jiān guān yù xuě fù xiōng chóu, dǐ yòng píng shēng xī gài hóu.
間關欲雪父兄仇,底用平生錫蓋侯。
yuān gǔ wèi shěn wú yuè xiǎo, zhēng hún chū fǎn chǔ yún qiū.
冤骨未沈吳月曉,征魂初返楚云秋。
xī shī zhèng yǐ chéng ēn mào, fàn lǐ jiāng yí qù guó zhōu.
西施正倚承恩貌,范蠡將移去國舟。
shàng xiàng sōng líng qīn què dí, gǎo zhēn yī jiù zài céng lóu.
尚向松陵親卻敵,藁砧依舊在層樓。
“征魂初返楚云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