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陰晴了未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世陰晴了未知”全詩
已無少小尊前夢,惟有老來亂后詩。
花落鳥啼眼幾覺,水流云散醒多時。
蟠桃結實三千歲,知熟黃粱幾度炊。
分類:
《偶題》柴隨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題》是一首宋代柴隨亨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世陰晴了未知,
一僮一鶴自相隨。
已無少小尊前夢,
惟有老來亂后詩。
花落鳥啼眼幾覺,
水流云散醒多時。
蟠桃結實三千歲,
知熟黃粱幾度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柴隨亨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的開頭寫道:“人世陰晴了未知”,意味著人生的命運變化無常,未來的發展和結果是無法預料的。
接下來的兩句:“一僮一鶴自相隨”,描述了一個少年和一只鶴相互陪伴的情景。這里的少年和鶴可以被理解為象征人生的伴侶和陪伴者,彼此相互依靠,共同面對人生的苦難和變化。
第三句:“已無少小尊前夢”,表達了年少時的夢想和幻想已經消失殆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逐漸認識到現實的殘酷和無常,年少時的夢想漸漸破滅。
接著的一句:“惟有老來亂后詩”,顯示了作者在年老之后,才有了寫詩的機會和動力。這里的“亂后”可以理解為經歷了一生的風風雨雨和變故,才有了創作詩歌的素材和靈感。
接下來的兩句:“花落鳥啼眼幾覺,水流云散醒多時”,描述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花兒凋謝、鳥兒鳴叫,只需幾個眼睛閉合的瞬間;水流和云散,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結束。這表達了人生短暫而流逝的無常。
最后兩句:“蟠桃結實三千歲,知熟黃粱幾度炊”,通過對蟠桃和黃粱的描述,暗示了時間的長久和人生的變化。蟠桃結實需要三千歲的時間,而黃粱則需要炊煮多次才能熟透。這里的蟠桃和黃粱可以被理解為人生的成果和收獲,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和歷練才能實現。
整首詩詞通過對人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思考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寓言象征,以及對時間和變化的描繪,展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以及對于人生晚年的一份豁達和對創作的堅持。
“人世陰晴了未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tí
偶題
rén shì yīn qíng le wèi zhī, yī tóng yī hè zì xiāng suí.
人世陰晴了未知,一僮一鶴自相隨。
yǐ wú shào xiǎo zūn qián mèng, wéi yǒu lǎo lái luàn hòu shī.
已無少小尊前夢,惟有老來亂后詩。
huā luò niǎo tí yǎn jǐ jué, shuǐ liú yún sàn xǐng duō shí.
花落鳥啼眼幾覺,水流云散醒多時。
pán táo jiē shi sān qiān suì, zhī shú huáng liáng jǐ dù chuī.
蟠桃結實三千歲,知熟黃粱幾度炊。
“人世陰晴了未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