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愿紀鴻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愿紀鴻休”全詩
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駕幸三會寺應制》上官昭容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駕幸三會寺應制》
唐朝上官昭容撰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佛廟內釋子正述經典,我作為高官光臣,于此刻字留名。
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
古代政府重要文件的遺老了解其中含義,殘留的文獻是圣皇所追尋。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我停駐此地心懷歷史千古,展開胸懷遠望九州(指中原地域)。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四座山峰環繞,邊塞相接,兩條河流夾城而過。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
官員親臨此處瞻仰,稱贊之,以慶祝之天杯酒獻酬。
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太平時期詩詞的藝術修辭非常盛行,我恭敬地祈愿這一時期的和平能夠長久保持下去。
詩意:本詩是上官昭容在三會寺寫下的應制詩。詩中以寺廟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文化的敬仰和對和平繁榮的美好愿望。她在寺廟中感嘆佛教遺老對經書的了解,也體會到古代圣皇對古代文獻的追求。作者在此地駐蹕,并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九州的向往。她描繪了四座山峰環繞、邊塞相接,還有兩條河流夾城而過的自然景觀。最后,她欣喜地稱贊來參觀的官員,以及在此舉杯慶祝太平時期的和平與詩文繁榮。最后的兩句寄托了作者對太平長久的愿望。
賞析:這首詩以三會寺為背景,通過展示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觀,表達了對歷史和平的敬仰和向往。詩中充滿了美好的愿望和藝術修辭,描繪了一幅壯麗而寧靜的圖景。作者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自己的思考與情感融入其中,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整首詩意境優美,抒發了作者對和平年代的鐘愛和對歷史文化的感慨。同時,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慶祝太平的行為,也展現了作者對美和歡樂的追求。這首詩詞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人們的心意,也展示了上官昭容的才情和文學造詣。
“長愿紀鴻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 xìng sān huì sì yìng zhì
駕幸三會寺應制
shì zǐ tán jīng chù, xuān chén kè zì liú.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
gù tái yí lǎo shí, cán jiǎn shèng huáng qiú.
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
zhù bì huái qiān gǔ, kāi jīn wàng jiǔ zhōu.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
sì shān yuán sāi hé, èr shuǐ jiā chéng liú.
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chén hàn péi zhān yǎng, tiān bēi jiē xiàn chóu.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
tài píng cí zǎo shèng, zhǎng yuàn jì hóng xiū.
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長愿紀鴻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