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浮生夢幻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洗浮生夢幻情”全詩
夜月靜移花下影,曉風輕度竹間聲。
天空寥廓人孤坐,地聳高寒鶴不驚。
滿眼青山云散盡,恍疑身世在蓬瀛。
分類:
《清虛堂》陳簡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虛堂》是宋代詩人陳簡軒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虛堂,朝代:宋代
作者:陳簡軒
閉門瀟灑入窗明,
一洗浮生夢幻情。
夜月靜移花下影,
曉風輕度竹間聲。
天空寥廓人孤坐,
地聳高寒鶴不驚。
滿眼青山云散盡,
恍疑身世在蓬瀛。
譯文:
清凈的房間里,我自在地走進明亮的窗戶,
洗凈了浮生的夢幻情感。
夜晚的月亮靜靜地移動,花影在下面晃動,
清晨的微風輕輕吹拂,竹林間傳來聲響。
天空遼闊,只有一個人孤獨地坐著,
大地高聳,寒鶴也不驚擾。
眼前滿是青山,云散盡了,
仿佛置身于神話般的蓬瀛仙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凈、寧靜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心靈的回歸與追求。詩人閉門思索,遠離塵囂,心情寧靜自在。他洗去了浮躁的情感,凈化了心靈。夜晚的月亮和盛開的花朵映照在窗戶上,早晨的微風輕撫著竹林,給人一種寧靜、平和的感覺。
詩中提到的天空和大地,表現出廣闊空曠的景象,與人的孤獨形成對比。詩人獨自一人坐在這廣袤的天地之間,人與自然相互映襯。寒鶴在高聳的大地上自在行走,不受干擾,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詩的最后,青山和云朵逐漸散去,仿佛置身于神話中的蓬瀛仙境,使人產生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詩人的心靈似乎也隨著景色的變化而變得空靈飄渺,對人生的身世產生了迷惘與疑惑。
賞析:
《清虛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由和超脫塵世的向往。詩中運用了清新、自然的意象,以及對孤獨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詩人通過描繪清晨的窗前景色,表現了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他在這個清凈的環境中,洗去了人世間的煩憂和欲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純凈。詩中的夜月、花影、曉風和竹間聲,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與力量。
詩中的孤坐和高聳的大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超越塵世的境界。詩人通過與自然的互動,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寒鶴的形象象征著詩人內心的自由和獨立,它在高聳的大地上自在行走,不受干擾,與詩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詩人描繪了青山和云散的景象,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這種景象與蓬瀛仙境的形象相呼應,使人聯想到神話傳說中的仙境,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追求超越塵世的心境。
整首詩以簡練、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清幽的景象,并通過景物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疑惑。詩中的意象鮮明而生動,給人以美感和思索。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寧靜與美好,同時也引發對內心世界的思考和反思。《清虛堂》以其獨特的意境和表達方式,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感悟。
“一洗浮生夢幻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xū táng
清虛堂
bì mén xiāo sǎ rù chuāng míng, yī xǐ fú shēng mèng huàn qíng.
閉門瀟灑入窗明,一洗浮生夢幻情。
yè yuè jìng yí huā xià yǐng, xiǎo fēng qīng dù zhú jiān shēng.
夜月靜移花下影,曉風輕度竹間聲。
tiān kōng liáo kuò rén gū zuò, dì sǒng gāo hán hè bù jīng.
天空寥廓人孤坐,地聳高寒鶴不驚。
mǎn yǎn qīng shān yún sàn jìn, huǎng yí shēn shì zài péng yíng.
滿眼青山云散盡,恍疑身世在蓬瀛。
“一洗浮生夢幻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