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天巖最上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向天巖最上游”全詩
樽前綠橘當時果,嶺下清泉徹夜流。
新竹未斑秋正好,晚禾才熟歲仍收。
使君須盡登臨興,行捧天書未許留。
同向天巖最上游,詩翁來見九螭頭。
僧房為映川原好,野水空隨歲月流。
玉節朝天行日促,金風驅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鐫山骨,要與匡廬萬古留。
分類:
《游玉巖》陳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玉巖》是宋代陳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預作重陽半日游,
行廚望客屬鰲頭。
樽前綠橘當時果,
嶺下清泉徹夜流。
新竹未斑秋正好,
晚禾才熟歲仍收。
使君須盡登臨興,
行捧天書未許留。
同向天巖最上游,
詩翁來見九螭頭。
僧房為映川原好,
野水空隨歲月流。
玉節朝天行日促,
金風驅雨暮云收。
已摹大字鐫山骨,
要與匡廬萬古留。
中文譯文:
提前計劃重陽半日游,
行至山頂望客屬于鰲頭。
酒杯前綠橘已成熟,
山下清泉徹夜流淌。
新竹尚未出現斑點,秋天正好,
晚稻才成熟,年歲仍在收獲。
作為使君,應該盡情登高,
手持天書,不可久留。
一同向著最高的天巖游去,
詩人來見九螭山頭。
僧房為了映照美麗的川原而存在,
野水只隨著歲月流逝。
玉節朝天,日子匆匆,
金風驅散雨水,暮色中云彩散去。
已經鐫刻在山骨上的大字,
要與匡廬(指古代文人)萬世流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陳謹在重陽節時游覽玉巖的情景,表現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對自然的贊美。詩中通過描繪樽前綠橘、嶺下清泉、新竹、晚禾等景物,展現了大自然的繁盛和豐收的季節。
詩中的“使君”可能是指官員或文人士子,他們應該抓住登高的機會,盡情欣賞山水之美,而不應該停留太久。
詩人和其他詩人一同向著最高的天巖游去,這里的九螭頭可能是指山峰的形狀,象征著壯麗的景色。僧房映照川原,野水隨著歲月流逝,表達了人們對自然變遷的感慨。
詩的結尾提到了玉節、金風、雨水和云彩,描繪了日子的短暫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希望自己的詩篇能夠留存下來,與古代文人一同流傳。
整首詩以山水自然為背景,借景抒懷,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雋永的語言,展現了陳謹對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對詩歌永恒價值的追求。
“同向天巖最上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yù yán
游玉巖
yù zuò chóng yáng bàn rì yóu, xíng chú wàng kè shǔ áo tóu.
預作重陽半日游,行廚望客屬鰲頭。
zūn qián lǜ jú dāng shí guǒ, lǐng xià qīng quán chè yè liú.
樽前綠橘當時果,嶺下清泉徹夜流。
xīn zhú wèi bān qiū zhèng hǎo, wǎn hé cái shú suì réng shōu.
新竹未斑秋正好,晚禾才熟歲仍收。
shǐ jūn xū jǐn dēng lín xìng, xíng pěng tiān shū wèi xǔ liú.
使君須盡登臨興,行捧天書未許留。
tóng xiàng tiān yán zuì shàng yóu, shī wēng lái jiàn jiǔ chī tóu.
同向天巖最上游,詩翁來見九螭頭。
sēng fáng wèi yìng chuān yuán hǎo, yě shuǐ kōng suí suì yuè liú.
僧房為映川原好,野水空隨歲月流。
yù jié cháo tiān xíng rì cù, jīn fēng qū yǔ mù yún shōu.
玉節朝天行日促,金風驅雨暮云收。
yǐ mó dà zì juān shān gǔ, yào yǔ kuāng lú wàn gǔ liú.
已摹大字鐫山骨,要與匡廬萬古留。
“同向天巖最上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