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聲中忽見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雨聲中忽見龍”全詩
東西塔上自分嶼,風雨聲中忽見龍。
隔岸愁吹孤戌角,歸鴉寒立夕陽松。
舊時行殿成荒土,煙草萋萋暝色重。
分類:
《江心寺》陳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心寺》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某。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誰在江心的寺廟筑起了袈裟半峰,
倚靠在云樓閣上敲打著天鐘。
東西兩座塔仿佛是分居的島嶼,
風雨聲中忽然出現了一條龍。
在對岸,愁意吹拂著寂寞的孤戌角,
歸鴉冷立在黃昏的夕陽松。
昔日行殿早已變成了廢土,
煙草蔓延,暗色加重了黃昏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江心寺》描繪了一幅江心寺廟的景象,通過描寫寺廟中的各種元素,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寺廟的荒涼。詩中寫到江心寺的塔樓仿佛是分隔開的島嶼,給人一種孤獨的感覺。作者提到了袈裟半峰,表現了佛教的存在,而打天鐘則是在寺廟中敲鐘,象征著宗教儀式的進行。
詩中出現的龍是一種象征性的意象,可能代表著神秘和力量。風雨聲中突然出現的龍,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神奇和驚艷。然而,這種壯麗的景象與寺廟的現狀形成了對比。寺廟的殿堂已經成為了廢土,煙草蔓延,黃昏的景象更加沉重和凄涼。
這首詩詞通過對江心寺廟的描繪,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它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輝煌的寺廟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和荒涼景象的感慨。它通過景物的對比,呈現了一種寂寥和沉寂的氛圍,給人一種虛幻而又深沉的感覺。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景物,表達了對時光的思考和對人事變遷的感慨,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獨特情感和藝術表達能力。
“風雨聲中忽見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īn sì
江心寺
shuí bǎ jiā shā zhù bàn fēng, yǐ yún lóu gé dǎ tiān zhōng.
誰把袈裟筑半峰,倚云樓閣打天鐘。
dōng xī tǎ shàng zì fēn yǔ, fēng yǔ shēng zhōng hū jiàn lóng.
東西塔上自分嶼,風雨聲中忽見龍。
gé àn chóu chuī gū xū jiǎo, guī yā hán lì xī yáng sōng.
隔岸愁吹孤戌角,歸鴉寒立夕陽松。
jiù shí xíng diàn chéng huāng tǔ, yān cǎo qī qī míng sè zhòng.
舊時行殿成荒土,煙草萋萋暝色重。
“風雨聲中忽見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