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瀑起波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巖瀑起波濤”全詩
雙檜塔前老,一峰天外高。
錫泉通殿砌。
巖瀑起波濤。
欲問麻衣意,風林作怒號。
分類:
《謁麻衣祠》陳山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麻衣祠》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山泉。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過天晴泥路濕,手扶拐杖不徒勞。
兩座松樹前老朽,一座高聳天際高。
流泉穿過殿前磚,巖瀑奔涌波瀾濤。
欲問麻衣的含義,風林中發出怒號。
詩意:
《謁麻衣祠》描繪了一個雨后天晴的景象,詩人陳山泉前往麻衣祠參拜,從中抒發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麻衣祠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杖履濕滑、古樹蒼老、高山聳立、泉水流淌等景物,表達了大自然的壯麗和神秘,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麻衣祠的敬意和對神秘力量的疑問,將自然與信仰相結合,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具體的場景,通過描寫雨晴后的泥濘路和詩人扶拐而行的情景,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景物描寫中,古樹、高山、流泉、巖瀑等自然元素被生動地描繪出來,給人以壯美和奇幻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并以此引出對麻衣祠的思考。
詩中的麻衣祠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詩人對其有一種敬畏之情。詩末的“欲問麻衣意,風林作怒號”表達了詩人對麻衣祠的疑問和對神秘力量的探索渴望。這種探索和懷疑的情緒與大自然的奇幻景觀相互交融,增添了詩詞的神秘與韻味。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和對比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人類的微小,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與自然景觀的對話和思考,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敬畏和思索,同時也反映了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巖瀑起波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má yī cí
謁麻衣祠
yǔ qíng ní lù huá, zhàng lǚ qǐ tú láo.
雨晴泥路滑,杖履豈徒勞。
shuāng guì tǎ qián lǎo, yī fēng tiān wài gāo.
雙檜塔前老,一峰天外高。
xī quán tōng diàn qì.
錫泉通殿砌。
yán pù qǐ bō tāo.
巖瀑起波濤。
yù wèn má yī yì, fēng lín zuò nù háo.
欲問麻衣意,風林作怒號。
“巖瀑起波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