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日斷云何處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日斷云何處山”全詩
孤帆白鳥無邊水,殘日斷云何處山。
遠客自應歸興動,新詩都在晚晴間。
功名有底催人去,只合漁樵作往還。
分類:
《呂城舟行晚晴》陳天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城舟行晚晴》是宋代詩人陳天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楊柳堤長月一灣,
芙蓉花小蓼初斑。
孤帆白鳥無邊水,
殘日斷云何處山。
遠客自應歸興動,
新詩都在晚晴間。
功名有底催人去,
只合漁樵作往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晚上舟行的景象。詩人在呂城的楊柳堤上,眺望著一彎皎潔的月光,看到芙蓉花盛開、蓼草初露。孤帆在遼闊的水面上漂浮,白鳥在無邊的水中自由飛翔。夕陽漸漸西落,云彩被斷裂,不知山峰的位置在何處。
遠離家鄉的旅客感到心情激動,他的歸鄉之心在這美麗的晚晴時光中被喚起。他產生了創作新詩的靈感,這些新的詩篇都誕生于晚上晴朗的時刻。然而,功名利祿的壓力促使他不得不離開這里,只能像漁民和樵夫一樣往返于歸鄉和離鄉之間。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呂城舟行的晚上,展現了旅人在異鄉的思鄉之情和對自然美景的感悟。詩人運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景物與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功名利祿的矛盾心理。
詩中的楊柳堤、芙蓉花、蓼草等景物形象生動,讓讀者仿佛置身于舟行之中,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和美麗。通過描述孤帆、白鳥、斷云等自然元素,詩人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自由。同時,他以遠客的角度,揭示了在異鄉漂泊的旅人內心的歸屬感和對家鄉的眷戀。
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旅人面臨的境遇和選擇。功名利祿的壓力使得他不得不離開這片美好的晚晴,回歸現實世界。漁樵作往還的比喻,更加凸顯了旅人的無奈和苦衷。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旅人的思鄉之情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功名利祿對個人選擇的影響。
“殘日斷云何處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chéng zhōu xíng wǎn qíng
呂城舟行晚晴
yáng liǔ dī zhǎng yuè yī wān, fú róng huā xiǎo liǎo chū bān.
楊柳堤長月一灣,芙蓉花小蓼初斑。
gū fān bái niǎo wú biān shuǐ, cán rì duàn yún hé chǔ shān.
孤帆白鳥無邊水,殘日斷云何處山。
yuǎn kè zì yīng guī xìng dòng, xīn shī dōu zài wǎn qíng jiān.
遠客自應歸興動,新詩都在晚晴間。
gōng míng yǒu dǐ cuī rén qù, zhǐ hé yú qiáo zuò wǎng huán.
功名有底催人去,只合漁樵作往還。
“殘日斷云何處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