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雞金宮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斗雞金宮里”全詩
斗雞金宮里,射雁碧云端。
堂上羅中貴,歌鐘清夜闌。
何言謫南國,拂劍坐長嘆。
趙璧為誰點,隋珠枉被彈。
圣朝多雨露,莫厭此行難。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送竇司馬貶宜春》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竇司馬貶宜春》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李白送別被貶官的竇司馬,表達了對竇司馬和他的遭遇的關切和惋惜之情。
中文譯文:
天馬白銀鞍,
親承明主歡。
斗雞金宮里,
射雁碧云端。
堂上羅中貴,
歌鐘清夜闌。
何言謫南國,
拂劍坐長嘆。
趙璧為誰點,
隋珠枉被彈。
圣朝多雨露,
莫厭此行難。
詩意:
詩人以天馬白銀鞍和斗雞金宮為比喻,講述了竇司馬在朝廷中榮耀的輝煌,以及在政治和戰爭中豐功偉績的表現。然而,他卻因羅中貴等人的陷害而被貶為南方的宜春。詩中表達出詩人對竇司馬離去的惋惜和不理解,以及對他在南方流亡的困境的同情。
賞析:
詩人在贊美竇司馬的同時,又帶著一絲惋惜和不解。他對竇司馬受到不公正對待的遭遇表示同情,也對他的才華和成就表示贊賞。詩中用天馬白銀鞍和斗雞金宮等形象描繪了竇司馬在朝廷中的榮耀地位,而在南方流亡的宜春,則是一個聲名狼藉的地方。
整首詩以辭章華麗、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展現了李白一貫的豪情和對追求自由和公正的向往。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具體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相結合,既體現了他對竇司馬個人命運的關注,也抒發了對朝廷政治和社會局勢的不滿之情。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展示了唐代詩人李白的創作風采和社會觸覺。
“斗雞金宮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dòu sī mǎ biǎn yí chūn
送竇司馬貶宜春
tiān mǎ bái yín ān, qīn chéng míng zhǔ huān.
天馬白銀鞍,親承明主歡。
dòu jī jīn gōng lǐ, shè yàn bì yún duān.
斗雞金宮里,射雁碧云端。
táng shàng luó zhōng guì, gē zhōng qīng yè lán.
堂上羅中貴,歌鐘清夜闌。
hé yán zhé nán guó, fú jiàn zuò cháng tàn.
何言謫南國,拂劍坐長嘆。
zhào bì wèi shuí diǎn, suí zhū wǎng bèi dàn.
趙璧為誰點,隋珠枉被彈。
shèng cháo duō yǔ lù, mò yàn cǐ xíng nán.
圣朝多雨露,莫厭此行難。
“斗雞金宮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