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錫還孤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振錫還孤峰”全詩
巖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
我聽說南陵有座隱靜的寺廟,
那里的山水別具一格。
在那里,有奇妙的景點。
巖石上種植著朗公橘樹,
寺廟的門深深地嵌在松樹之間。
寺廟的主持制服了一只猛虎,
敲響佛教的鐘聲后,他回到了孤峰之巔。
我們將來在南陵相見,
和他一起到山谷口相逢。
詩意:
這首詩是李白送別通禪師回南陵隱靜寺的詩。詩中表達了對南陵隱靜寺的向往和驚嘆,描繪了寺廟的山水景觀和奇特之處,如種植在巖石上的朗公橘樹和深深嵌在松樹中的門,以及寺廟主持制服猛虎的壯舉。作者和通禪師將來在南陵相見,并一起前往山谷口相逢。整首詩以平和的語氣描述了寺廟的景色和意境,表現出對隱靜之地的喜愛和對禪宗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李白特有的豪放和浪漫的風格表現了他對隱靜寺和禪宗的向往之情。詩中的描繪細膩而生動,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文字,展現出寺廟的自然美和禪修之所的寧靜。首句就以幽默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南陵隱靜寺的聽聞,展示了對這個地方神秘與奇妙的向往。隨后,通過描述寺廟的景點和景物,如巖石上的朗公橘和深嵌在松樹中的門,給讀者呈現出一個寧靜而獨特的場景。最后兩句則展示了作者對通禪師的敬重和將來再次相見的期待。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以真實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寺廟的景色和氛圍,同時流露出作者對禪修的向往和對通禪師的敬佩之情。通過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和對寺廟禪修環境的描繪,李白傳達了對內心平靜與沉思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向往。這首詩充滿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禪宗精神的追求,給人帶來身心的寧靜和愉悅。
“振錫還孤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ōng chán shī hái nán líng yǐn jìng sì
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
wǒ wén yǐn jìng sì, shān shuǐ duō qí zōng.
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
yán zhǒng lǎng gōng jú, mén shēn bēi dù sōng.
巖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
dào rén zhì měng hǔ, zhèn xī hái gū fēng.
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
tā rì nán líng xià, xiāng qī gǔ kǒu féng.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振錫還孤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