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家是幾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家是幾時”全詩
經歲無來信,還家是幾時。
秋高鴻過少,地冷菊開遲。
屢夕寒燈下,秋吟只自知。
分類:
《寄吳夢鶴》杜北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吳夢鶴》
朝代:宋代
作者:杜北山
憐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經歲無來信,還家是幾時。
秋高鴻過少,地冷菊開遲。
屢夕寒燈下,秋吟只自知。
中文譯文:
憐憫你如一片漂浮的浮萍,不知道你流落到了何處。
歲月流逝,沒有一封來信,何時才能回家。
秋天高高的天空,只有幾只雁飛過,地面上的寒意,菊花開得晚。
多次夜晚,在寒冷的燈光下,我獨自吟唱秋意,只有我自己明白其中的情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杜北山寫給吳夢鶴的寄托之作,表達了對吳夢鶴的思念之情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
首先,詩人用“憐君如泛梗”來比喻對吳夢鶴的憐憫之情,將其比作漂浮的浮萍,描繪出吳夢鶴的流離失所和無依無靠的狀態。
接著,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吳夢鶴長時間沒有來信的愁苦。他感嘆歲月的流逝,思念之情難以言表,渴望著吳夢鶴能盡快回家。
詩中的秋天景象進一步加強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凄涼。秋高氣爽,鴻雁南飛,但是只有幾只雁飛過,象征著寂寞和稀少的離別。地面上的菊花開得晚,寒意逼人,也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詩人心中的冷落。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夜晚寂寞的情景,寒冷的燈光下,他獨自吟唱秋意,只有自己明白其中的情感。這里體現了詩人的孤獨和自知之明,他對吳夢鶴的思念只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傾訴。
整首詩以孤寂、離別和思念為主題,通過描繪吳夢鶴的流離和自己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詩中的秋天景象和夜晚的吟唱更加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心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他自身的寂寞和無助的狀態,深情而哀婉。
“還家是幾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ú mèng hè
寄吳夢鶴
lián jūn rú fàn gěng, piāo bó jìng hé zhī.
憐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jīng suì wú lái xìn, huán jiā shì jǐ shí.
經歲無來信,還家是幾時。
qiū gāo hóng guò shǎo, dì lěng jú kāi chí.
秋高鴻過少,地冷菊開遲。
lǚ xī hán dēng xià, qiū yín zhǐ zì zhī.
屢夕寒燈下,秋吟只自知。
“還家是幾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