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又似提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又似提鋸”全詩
雷又似打鼓,風又似提鋸。
雹子遍四郊,電光照四處。
晚了定似晴,天地撰不去。
分類:
《冬日雷雨》段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冬日雷雨》
朝代:宋代
作者:段油
劈面同云布,
雨共雪無數。
雷又似打鼓,
風又似提鋸。
雹子遍四郊,
電光照四處。
晚了定似晴,
天地撰不去。
中文譯文:
雷雨劈面向我襲來,
雨和雪紛紛飛舞無數。
雷聲又像是敲打鼓聲,
風聲又像是提鋸的聲音。
冰雹遍布在四周鄉郊,
電光照亮了四處。
天色漸晚,卻像天空晴朗,
天地間的景色無法消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日的雷雨景象,通過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
詩的開頭寫道“劈面同云布”,形象地表達了雷雨來勢兇猛,勢不可擋的氣勢。接著描述了雨和雪紛紛飛舞,暗示了冬天的寒冷和凜冽。雷聲像是敲打鼓聲,風聲像是提鋸的聲音,通過比喻描繪了雷雨的聲響,使詩中的氣氛更加逼真。
下文描述了冰雹遍布四周鄉郊,電光閃爍的景象。這些描寫增強了詩的形象感,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最后兩句“晚了定似晴,天地撰不去”,表達了詩人對冬日雷雨景象的深刻印象。雖然天色漸晚,但雷雨過后的天空卻像晴朗一樣,這種奇特的景象讓人難以忘懷。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冬日雷雨的景象,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比喻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震撼。這首詩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細膩觀察力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風又似提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rì léi yǔ
冬日雷雨
pī miàn tóng yún bù, yǔ gòng xuě wú shù.
劈面同云布,雨共雪無數。
léi yòu shì dǎ gǔ, fēng yòu shì tí jù.
雷又似打鼓,風又似提鋸。
báo zǐ biàn sì jiāo, diàn guāng zhào sì chù.
雹子遍四郊,電光照四處。
wǎn le dìng shì qíng, tiān dì zhuàn bù qù.
晚了定似晴,天地撰不去。
“風又似提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