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虜騎擇虛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虜騎擇虛至”全詩
虜騎擇虛至,戍兵常忌分。
嘯聚類宿鳥,奔敗如驚麕。
難稽守邊法,應敵若絲棼。
分類:
《紀西夏事》范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紀西夏事》是一首宋代范雍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七百里山界,
飛沙與亂云。
虜騎擇虛至,
戍兵常忌分。
嘯聚類宿鳥,
奔敗如驚麕。
難稽守邊法,
應敵若絲棼。
中文譯文:
七百里的山界,
飛沙和亂云。
敵騎選擇虛弱的地方進攻,
戍邊的士兵常常擔心分散。
守邊的士兵像群聚的候鳥,
驚慌失措地逃散,就像受驚的麕。
難以堅守邊界的法則,
對敵如同絲線的脆弱。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西夏邊境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戍邊士兵所面臨的困境和艱難的境況的思考和關注。詩中描繪了邊境的廣闊山界、沙塵飛揚和亂云滾滾的景象,凸顯了邊境的荒涼和艱苦。虜敵選擇虛弱之處進攻,戍邊士兵時刻擔心分散,形勢危急。詩中描述了士兵的驚慌失措,就像是群聚的候鳥驚飛,或者是受驚的麕逃散。作者認為邊境的防守法則難以堅守,對抗敵人就像是脆弱的絲線,隨時可能被敵人突破。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境戍衛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軍民邊防困境的關注和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山界、飛沙和亂云的描繪,表現了荒涼和艱難的邊境環境。虜敵選擇虛弱之處進攻,戍邊士兵的擔憂和驚慌也被生動地描繪出來。作者以候鳥和麕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士兵的驚慌失措和逃散的情景。最后兩句以絲棼的比喻,強調了邊境防守的脆弱性和困難。整首詩詞通過形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邊境戍衛的思考和對士兵困境的關切,展現出邊塞風情的獨特魅力。
“虜騎擇虛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ī xià shì
紀西夏事
qī bǎi lǐ shān jiè, fēi shā yǔ luàn yún.
七百里山界,飛沙與亂云。
lǔ qí zé xū zhì, shù bīng cháng jì fēn.
虜騎擇虛至,戍兵常忌分。
xiào jù lèi sù niǎo, bēn bài rú jīng jūn.
嘯聚類宿鳥,奔敗如驚麕。
nán jī shǒu biān fǎ, yìng dí ruò sī fén.
難稽守邊法,應敵若絲棼。
“虜騎擇虛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