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識逍遙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識逍遙樂”全詩
討論惟百氏,來往有諸卿。
靜覺羊腸險,閑看蝸角爭。
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
分類:
《逍遙堂五詠》傅察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逍遙堂五詠》是宋代傅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逍遙堂五詠
欲識逍遙樂,都忘利與名。
討論惟百氏,來往有諸卿。
靜覺羊腸險,閑看蝸角爭。
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
中文譯文:
想要了解逍遙的樂趣,就要拋卻功利和名譽。
只有百家學說才值得討論,與君共行有眾多賢士。
在寧靜中覺察到人世間的曲折險峻,閑看蝸牛爭斗。
超然于塵世之上,領悟至高無上的道理,以莊子為榜樣,自知無愧。
詩意和賞析:
《逍遙堂五詠》表達了傅察對于逍遙自在的追求和對清靜超然的態度。詩中提到了忘記功利和名譽,將注意力集中在百家學說的討論上,意味著傅察追求的是思辨和智慧的樂趣,而非世俗的功成名就。
傅察強調與賢士們一同來往,這顯示了他對于心靈交流和學術探討的重視。通過與其他有智慧的人相伴,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義。
詩中提到"羊腸險"和"蝸角爭",形象地描繪了世間繁雜的紛爭和微不足道的爭斗。傅察以超然的姿態觀察這些爭斗,表明他對于塵世的冷靜和超越,從而達到一種內心的寧靜。
最后兩句"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表達了傅察對于超越塵世、領悟深刻哲理的追求。他把莊子作為榜樣,意味著傅察崇尚莊子的逍遙觀念和無為而治的思想。傅察自知自己的修行還不足以達到莊子的境界,但他對莊子的敬仰和對道理的追求使他不自愧于自己的追求。
總的來說,《逍遙堂五詠》體現了傅察追求逍遙自在、遠離紛擾的心境,強調思辨和智慧的樂趣,以及超越塵世、領悟至高道理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傅察對于內心寧靜和智慧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同時也傳遞出一種超然世俗、超越功名利祿的哲學觀念。
“欲識逍遙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yáo táng wǔ yǒng
逍遙堂五詠
yù shí xiāo yáo lè, dōu wàng lì yǔ míng.
欲識逍遙樂,都忘利與名。
tǎo lùn wéi bǎi shì, lái wǎng yǒu zhū qīng.
討論惟百氏,來往有諸卿。
jìng jué yáng cháng xiǎn, xián kàn wō jiǎo zhēng.
靜覺羊腸險,閑看蝸角爭。
chāo rán qióng miào lǐ, zhī bù kuì zhuāng shēng.
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
“欲識逍遙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