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英恐是古時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娥英恐是古時傳”全詩
溪聲流盡蒼梧淚,斑竹林中聞杜鵑。
分類:
《鵝翎山》甘同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鵝翎山》是宋代詩人甘同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鵝翎山》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俗稱鵝翎不一定是真的,娥英可能是古時的傳說。溪水聲音流干了蒼梧的淚水,斑竹林中傳來杜鵑的啼聲。
詩意與賞析:
《鵝翎山》以田園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溪水的流動、蒼梧的淚水以及杜鵑的啼鳴,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的"鵝翎山"是一個俗稱,作者以此來引發讀者對自然界事物真實性的思考。他暗示人們應該懷著懷疑的態度去看待世界,不要輕易相信傳言和表面的虛假。這種懷疑和審視的態度有助于我們認識真實,不被表象所迷惑。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描寫溪水流干了蒼梧的淚水和斑竹林中傳來的杜鵑啼聲,抒發了對自然的深情。溪水流干的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物事的無常,而蒼梧的淚水象征著人類的情感。通過這些意象的運用,作者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情感變遷的感慨,呈現出一種唯美而憂傷的氛圍。
最后,杜鵑的啼聲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生命的蓬勃。它在斑竹林中鳴叫,給整個詩詞增添了一絲生機和活力。這種對自然界萬物的細膩觀察和感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之情。
總的來說,甘同叔的《鵝翎山》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真實性的懷疑和審視的態度,以及對時光流轉、情感變遷和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慨和贊美。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對自然的觀察相結合,給人以深思和感動。
“娥英恐是古時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é líng shān
鵝翎山
sú wèi é líng wèi bì rán, é yīng kǒng shì gǔ shí chuán.
俗謂鵝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時傳。
xī shēng liú jìn cāng wú lèi, bān zhú lín zhōng wén dù juān.
溪聲流盡蒼梧淚,斑竹林中聞杜鵑。
“娥英恐是古時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