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燕歸何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巢燕歸何晚”全詩
物熊俱自得,人癡終不醒。
獨行寧愧影,真懶遂忘形。
巢燕歸何晚,柴門風為扃。
分類:
《雨肥》高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雨肥》
朝代:宋代
作者:高吉
詩詞中文譯文:
雨肥蔬解甲,
坡暖竹添丁。
物熊俱自得,
人癡終不醒。
獨行寧愧影,
真懶遂忘形。
巢燕歸何晚,
柴門風為扃。
詩意和賞析:
《雨肥》這首詩詞描繪了雨后大地繁茂的景象,展現了自然與人類的對比。詩人通過雨水滋潤,使得蔬菜生長茂盛,解除了田間勞作的農人們的繁重勞累。山坡上的竹子受到陽光的溫暖,茁壯成長,增添了家庭的生活喜悅。
在這首詩詞中,詩人通過描繪自然界的景象來凸顯人類的愚昧和迷醉。雖然大自然的萬物都能夠從中獲得滿足和快樂,而人們卻陷入了自己的愚昧和迷醉之中,無法真正醒悟。這種對比使得詩詞中的意境更加鮮明。
詩中的“獨行寧愧影,真懶遂忘形”表達了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和享樂時的盲目和貪欲。人們的行為就像是獨自一人行走,不顧他人,不顧社會,只關注自身利益,迷失了自我。這種貪欲和迷失使人們無法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局限性。
最后兩句詩中的“巢燕歸何晚,柴門風為扃”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遷。巢燕歸來的時間已經晚了,柴門被風吹緊,顯示出秋天的涼意。這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回歸本源的晚了,已經遲于時機,錯失了改變的機會。
總的來說,《雨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人類行為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人類盲目和貪欲的憂慮和警示。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意象的運用,呈現了豐富的情感和思考空間,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
“巢燕歸何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féi
雨肥
yǔ féi shū jiě jiǎ, pō nuǎn zhú tiān dīng.
雨肥蔬解甲,坡暖竹添丁。
wù xióng jù zì dé, rén chī zhōng bù xǐng.
物熊俱自得,人癡終不醒。
dú xíng níng kuì yǐng, zhēn lǎn suì wàng xíng.
獨行寧愧影,真懶遂忘形。
cháo yàn guī hé wǎn, zhài mén fēng wèi jiōng.
巢燕歸何晚,柴門風為扃。
“巢燕歸何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