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曾何礙片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月曾何礙片云”全詩
惟有東家詩禮在,子孫萬古讀書堂。
六經不幸火于秦,日月曾何礙片云。
用舍從來關治亂,皇天本不喪斯文。
分類:
《謁闕里》高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闕里》是宋代高詡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帝王而下幾興亡,
銷盡繁華作戰場。
惟有東家詩禮在,
子孫萬古讀書堂。
六經不幸火于秦,
日月曾何礙片云。
用舍從來關治亂,
皇天本不喪斯文。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歷史興衰的概括,表達了作者對于文化傳承和知識的重要性的思考。作者以帝王興亡為背景,描述了繁華的城市變成了戰場的景象。然而,唯有東家(指文化、詩禮)的精神依然存在,子孫后代可以在讀書堂中繼續傳承。作者提到六經(指儒家經典)不幸在秦朝火燒,但日月并沒有因此阻擋云片的飄動。作者認為,文化的興衰與天地相比微不足道,而真正能夠治理亂世的是人們對于文化的堅守。皇天本來就不會喪失這種文化的精神。
賞析:
《謁闕里》通過對歷史變遷的描繪,凸顯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作者通過對帝王興亡的描述,暗示了政權的更迭和社會的動蕩。然而,作者并沒有陷入消極情緒,而是通過東家的象征來強調文化的恒久存在。東家代表了詩禮、傳統和文化的精神,它在歷史的洪流中依然存在,為子孫后代提供了讀書堂,使他們能夠繼續傳承和發揚文化。詩中提到六經不幸火于秦,表達了對歷史遺失的遺憾,但作者通過日月不礙云片的意象,強調了文化的力量和光輝,認為文化的重要性超越了政治和歷史的變遷。最后,作者強調用舍(指文化的舍棄)從來關治亂,皇天本不會喪失文化,表達了對于文化傳承的信心和堅守。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知識的珍視。它通過歷史的視角,提醒人們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勵后代堅持讀書和傳承文化,以應對動蕩的社會和時代的變遷。
“日月曾何礙片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quē lǐ
謁闕里
dì wáng ér xià jǐ xīng wáng, xiāo jǐn fán huá zuò zhàn chǎng.
帝王而下幾興亡,銷盡繁華作戰場。
wéi yǒu dōng jiā shī lǐ zài, zǐ sūn wàn gǔ dú shū táng.
惟有東家詩禮在,子孫萬古讀書堂。
liù jīng bù xìng huǒ yú qín, rì yuè céng hé ài piàn yún.
六經不幸火于秦,日月曾何礙片云。
yòng shě cóng lái guān zhì luàn, huáng tiān běn bù sàng sī wén.
用舍從來關治亂,皇天本不喪斯文。
“日月曾何礙片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