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盡落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歌盡落日”全詩
島嶼佳境色,江天涵清虛。
目送去海云,心閑游川魚。
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朝涉白水源,
暫與人俗疏。
島嶼佳境色,
江天涵清虛。
目送去海云,
心閑游川魚。
長歌盡落日,
乘月歸田廬。
中文譯文:
早晨到達白水源頭,
暫時遠離世俗之人。
美麗的島嶼景色,
江水與天空融為一體。
眼目送隨風去向海的云,
心靈閑適地游弋于江邊的魚。
放聲長歌直到太陽落下,
乘著明亮的月光回到家園的田廬。
詩意:
這首詩寫詩人來到南陽的白水源頭,遠離塵世的繁雜,沉浸在自然美景中。詩中描繪了島嶼的美景、江水和天空的交融,以及心靈自由地享受自然的寧靜和寬廣。詩人將自己比作游弋于江邊的魚,隨性而行。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乘著明亮的月光回到家園的情景,表現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歸屬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流暢的語言展現了南陽白水的美麗景色和詩人與自然的交融。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體驗,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歸屬的向往和追求。詩人的用詞簡練、意象清新,詩中的景物描繪具有生動而深遠的意義。整首詩流暢自然,情感真摯,引人入勝,展現了李白的豪放和對自然景觀的熱烈贊美。
“長歌盡落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nán yáng bái shuǐ dēng shí jī zuò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cháo shè bái shuǐ yuán, zàn yú rén sú shū.
朝涉白水源,暫與人俗疏。
dǎo yǔ jiā jìng sè, jiāng tiān hán qīng xū.
島嶼佳境色,江天涵清虛。
mù sòng qù hǎi yún, xīn xián yóu chuān yú.
目送去海云,心閑游川魚。
cháng gē jǐn luò rì, chéng yuè guī tián lú.
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
“長歌盡落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