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庵下少徘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橋庵下少徘徊”全詩
坐久無人天向午,雙烏飛上施生臺。
分類:
作者簡介(郭茂倩)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宋代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為萊州通判郭勸之孫,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時為河南府法曹參軍(《蘇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銘》)。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為學術界所重視。
《石橋》郭茂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石橋》
朝代:宋代
作者:郭茂倩
石橋庵下少徘徊,
雪暗松林撥不開。
坐久無人天向午,
雙烏飛上施生臺。
中文譯文:
在石橋庵下我徘徊,
雪花密布的松林無法掀開。
久坐無人,天色逐漸中午,
一對烏鴉飛上了施生臺。
詩意和賞析:
《石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通過寥寥幾句字,展現了作者郭茂倩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在石橋庵下徘徊的情景。石橋庵是一個僧人修行的地方,這里可能是一個僻靜的山間庵堂。詩人在這個地方徘徊,暗示他心中的煩悶和不安,或許是因為內心的困擾而無法平靜。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雪暗松林,形容了大雪紛飛下的松樹林。雪花密布,使得松樹林蒙上一層白茫茫的雪景,給人一種寒冷和封閉的感覺。詩人嘗試撥開松林,暗示他試圖擺脫內心的困境,但卻無法輕易解脫。
接著,詩人表達了久坐無人的心境,指的是他在石橋庵下久坐而無人前來相伴。這種寂寞的狀態讓他感到時間的流逝,天色已漸漸過中午。
最后,詩人突然提到了一對烏鴉飛上施生臺。烏鴉常被視為不祥之鳥,但在這首詩中,它們的出現卻有一種獨特的象征意義。它們飛上施生臺,或許代表了詩人的內心欲望,希望能突破困境,實現自我救贖。
整首詩以凄涼孤寂的冬景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寥寥數語所營造的意境,詩人表達了對心靈解脫的渴望。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于人生意義和內心追求的思考,給予讀者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共鳴。
“石橋庵下少徘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qiáo
石橋
shí qiáo ān xià shǎo pái huái, xuě àn sōng lín bō bù kāi.
石橋庵下少徘徊,雪暗松林撥不開。
zuò jiǔ wú rén tiān xiàng wǔ, shuāng wū fēi shàng shī shēng tái.
坐久無人天向午,雙烏飛上施生臺。
“石橋庵下少徘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