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尋避世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難尋避世人”全詩
但見流花水,難尋避世人。
蟠桃知幾熟,蘚洞謾長春。
稅駕追前事,躊躇要路津。
分類:
《流花亭》郭三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流花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郭三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面朝幽靜的山野景色,審視曲徑旁的城門。只見流水中漂浮著花朵,難以找到能逃避塵世的人。蟠桃樹不知幾度結果,苔蘚洞仍然青翠如春。往事如重稅緊追不舍,我猶豫不決,迷茫于前路的渡口。
詩意:
《流花亭》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幽美的山野景色。詩人在亭子中俯瞰四周,注視著曲徑旁的城門,感嘆著世事的紛擾和繁忙。他看到了流水中漂浮的花朵,但卻很難找到一個能夠遠離塵世紛擾的人。蟠桃樹雖然不知道已經結果了幾次,但洞中的苔蘚依然青翠如春,象征著歲月不停流轉,自然界的生機依然存在。然而,紛繁復雜的往事仍然像一筆沉重的負擔,緊追不舍地困擾著詩人,使他在前路的渡口躊躇不前,不知所措。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追求寧靜自由的渴望。詩中的流花水和蟠桃樹等自然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靜謐的氛圍。蟠桃樹的多次結果以及洞中苔蘚依舊青翠,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與人類的紛繁往事形成了對比。往事的重負和困擾,使詩人在前路的渡口猶豫不決,體現出他內心的迷茫和彷徨。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展現了作者對塵世的疲倦和追求自由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追求內心寧靜的共鳴。詩人以自然景物的變化和不變來映襯出人生的起伏和紛擾,傳達了對自由、寧靜和遠離塵囂的向往。整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內涵,展現了宋代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渴望。
“難尋避世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huā tíng
流花亭
miàn yōu lián yě sè, shěn qū dài chéng yīn.
面幽連野色,審曲帶城闉。
dàn jiàn liú huā shuǐ, nán xún bì shì rén.
但見流花水,難尋避世人。
pán táo zhī jǐ shú, xiǎn dòng mán cháng chūn.
蟠桃知幾熟,蘚洞謾長春。
shuì jià zhuī qián shì, chóu chú yào lù jīn.
稅駕追前事,躊躇要路津。
“難尋避世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