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曾祀龍君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唐文曾祀龍君廟”全詩
涇水無泥分畎澮,回山有脈自崆峒。
唐文曾祀龍君廟,漢武猶存阿母宮。
更喜筆峰青翠處,雨馀疑是畫圖中。
分類:
《涇州懷古》郭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涇州懷古》
朝代:宋代
作者:郭瑄
危坡下盡見殘墉,
勢扼長川萬古雄。
涇水無泥分畎澮,
回山有脈自崆峒。
唐文曾祀龍君廟,
漢武猶存阿母宮。
更喜筆峰青翠處,
雨馀疑是畫圖中。
中文譯文:
站在危崖下可以看到殘破的城墻,
這座城市曾經統治著無邊無際的河川。
涇水清澈無泥淤,分別流入畎澮兩條河,
回山蜿蜒起伏,自成崆峒山脈。
唐代的文人曾經在這里祭拜龍君的廟宇,
漢武帝時期的阿母宮殿至今仍然保存著。
更令人欣喜的是,青翠的筆峰在遠處,
雨過之后,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
詩意和賞析:
《涇州懷古》是宋代文學家郭瑄創作的一首懷古詩。詩中通過描繪涇州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跡,表達了對古代輝煌文化的懷念和贊美之情。
首先,詩人以危崖的視角展現了涇州的壯麗景色。危坡下殘破的城墻,象征著曾經輝煌的過去,而長川則象征著涇州的地位和歷史的悠久。涇水清澈,沒有泥沙淤積,分別注入了畎澮兩條河,展示了涇州的水系豐富。
其次,詩中提到了涇州的歷史遺跡。回山蜿蜒起伏,形成了崆峒山脈,這里曾經有唐代的龍君廟和漢武帝時期的阿母宮。這些歷史建筑物的存在,使涇州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淀。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涇州的喜愛之情。詩中提到的筆峰,指的是山岳的峰巒,這里的山峰青翠欲滴,令人陶醉。雨過之后,景色更加美麗,仿佛置身于一幅繪畫之中。這表達了詩人對涇州山水之美的贊嘆和欣慰。
整首詩以古為背景,以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為切入點,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描繪涇州的壯麗山水和歷史文化,詩人表達了對古代輝煌的懷念和對涇州之美的贊美。這首詩不僅展示了涇州的獨特魅力,也體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和對自然景觀的感悟。
“唐文曾祀龍君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zhōu huái gǔ
涇州懷古
wēi pō xià jǐn jiàn cán yōng, shì è cháng chuān wàn gǔ xióng.
危坡下盡見殘墉,勢扼長川萬古雄。
jīng shuǐ wú ní fēn quǎn huì, huí shān yǒu mài zì kōng tóng.
涇水無泥分畎澮,回山有脈自崆峒。
táng wén céng sì lóng jūn miào, hàn wǔ yóu cún ā mǔ gōng.
唐文曾祀龍君廟,漢武猶存阿母宮。
gèng xǐ bǐ fēng qīng cuì chù, yǔ yú yí shì huà tú zhōng.
更喜筆峰青翠處,雨馀疑是畫圖中。
“唐文曾祀龍君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