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公愛康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公愛康樂”全詩
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錦,疏楊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霜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二首》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二首》是李白的一首詩,表達了對禪宗的崇敬和對自然山水的贊美之情。
詩意:
這首詩寫道遠公(昌禪師)深愛康樂,為詩人打開修行的禪門。在松石下,景色幽靜如清涼山。花朵雖然有色,但是水和心境都是潔凈寧靜的。詩人坐在這里度過時間的洗禮,感悟著天地間的空靈。客人到來時,正是花落的時候,秋水倒映著金色的池塘。山石如青錦一般清寒,疏楊樹上掛滿了綠絲。高僧拂去法器上的塵土,童子獻上新鮮的霜梨。詩人可惜要離開這美景,煙蘿已經逐漸籠罩在暮色中。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展現出自然和禪宗的美感,詩人通過描繪山水之美和禪修之境,表達了對禪宗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使用了富有意境和音樂感的描寫手法,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整首詩以清靜、潔凈的意境貫穿始終,展示了詩人希望通過禪修獲得內心的寧靜和純凈的心境。同時,詩中也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敬畏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抒發了詩人對禪修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中文譯文:
遠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
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寒青錦,疏楊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霜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遠公愛康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zú zhí píng shì àn yóu chāng chán shī shān chí èr shǒu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二首
yuǎn gōng ài kāng lè, wèi wǒ kāi chán guān.
遠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
xiāo rán sōng shí xià, hé yì qīng liáng shān.
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
huā jiāng sè bù rǎn, shuǐ yǔ xīn jù xián.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yī zuò dù xiǎo jié, guān kōng tiān dì jiān.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kè lái huā yǔ jì, qiū shuǐ luò jīn chí.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piàn shí hán qīng jǐn, shū yáng guà lǜ sī.
片石寒青錦,疏楊掛綠絲。
gāo sēng fú yù bǐng, tóng zǐ xiàn shuāng lí.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霜梨。
xī qù ài jiā jǐng, yān luó yù míng shí.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遠公愛康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