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君貂襜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披君貂襜褕”全詩
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
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
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持此足為樂,何煩笙與竽。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
披君貂襜褕,對君白玉壺。
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
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
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持此足為樂,何煩笙與竽。
中文譯文:
在秋浦清澈的溪流旁,雪夜對著酒,有位客人唱起了山鷓鴣。
我披著你賜給我的貂襜褕,與你對飲白玉之壺。
酒上的雪花消融,讓我深感夜寒無際。
來客是來自桂陽,他善吟唱山鷓鴣。
清風吹動著窗外的竹葉,越鳥紛紛起舞相互呼叫。
擁有這碗酒足以令人快樂,何必再添笙笛與竽琴之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暖和的白天逐漸變冷的夜晚。詩人與客人在秋浦的清溪旁對飲酒,在雪夜中度過時光。詩中提到詩人披著貴人贈送的貂襜褕,與客人一起飲酒,雪花掉進酒中,逐漸使詩人感覺到寒冷。
突然之間,有一位客人從桂陽趕來,他善吟唱山鷓鴣的歌曲。墻外的竹葉在清風中輕輕搖曳,越鳥開始鳴叫。詩人覺得自己已經得到了足夠的樂趣,無需再聽笙竽的聲音。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語言,將詩人秋夜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抒發了對夜晚冷寂的感受,但又感嘆飲酒與賞詩所帶來的快樂,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詩歌藝術的沉浸。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李白獨具風采的詩人形象,使讀者能夠在賞讀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披君貂襜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pǔ qīng xī xuě yè duì jiǔ, kè yǒu chàng shān zhè gū zhě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
pī jūn diāo chān yú, duì jūn bái yù hú.
披君貂襜褕,對君白玉壺。
xuě huā jiǔ shàng miè, dùn jué yè hán wú.
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
kè yǒu guì yáng zhì, néng yín shān zhè gū.
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
qīng fēng dòng chuāng zhú, yuè niǎo qǐ xiāng hū.
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chí cǐ zú wéi lè, hé fán shēng yǔ yú.
持此足為樂,何煩笙與竽。
“披君貂襜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