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看繁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忍看繁時”全詩
只因愁落去,不忍看繁時。
佳實羹堪味,遺音角可期。
牡丹專富貴,春盡卻空枝。
分類:
《梅》黃大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是一首宋代黃大受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見梅開后,相看不暫離。
只因愁落去,不忍看繁時。
佳實羹堪味,遺音角可期。
牡丹專富貴,春盡卻空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觀察梅花的心情和感受。當梅花剛開時,作者與梅花相對而坐,不愿離去。然而,作者因為憂愁的原因,不忍心看到梅花盛開的繁華時刻。他稱贊梅花的果實可作美味佳肴,而梅花的聲音也可以在遠處傳來。與之相比,牡丹雖然被人們視為富貴的象征,但春天一過,牡丹的枝條卻變得空蕩無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情感和思考。梅花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被賦予堅強、堅韌和不屈的象征意義。作者通過描繪自己與梅花相對而坐的場景,表達了對梅花的欣賞和敬畏之情。然而,作者卻因為內心的憂愁而不愿看到梅花盛開的繁華時刻,這可能暗示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憂慮。
詩中的對比也很有趣。作者贊美梅花的果實可作美食,暗示著梅花所代表的美德和價值。而梅花的聲音可以在遠處傳來,這種遙遠的音響似乎給人以一種期待和希望的感覺。與之相對的,牡丹雖然在文化上被視為富貴的象征,但在春天結束后卻變得空無一物,這或許傳達了作者對世俗榮華的冷峻看法。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約的文字勾勒出了作者對梅花的情感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通過對比梅花和牡丹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淡然超脫的情懷和對真實美好的向往。
“不忍看繁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梅
zì jiàn méi kāi hòu, xiāng kàn bù zàn lí.
自見梅開后,相看不暫離。
zhǐ yīn chóu luò qù, bù rěn kàn fán shí.
只因愁落去,不忍看繁時。
jiā shí gēng kān wèi, yí yīn jiǎo kě qī.
佳實羹堪味,遺音角可期。
mǔ dān zhuān fù guì, chūn jǐn què kōng zhī.
牡丹專富貴,春盡卻空枝。
“不忍看繁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