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列女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無列女傳”全詩
那知賦說夢,夢外云雨怨。
此賦茍不作,應無列女傳。
分類:
《偶成》黃大受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大受。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唐作夢時,
宋玉乃得見。
那知賦說夢,
夢外云雨怨。
此賦茍不作,
應無列女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高唐作夢時遇見了古代文學家宋玉,并表達了對夢境中云雨之外的思念和憂傷的心情。作者提到如果這首詩不被創作出來,那么將來也不會有人記得他這個女子的傳說。
賞析:
《偶成》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夢境的獨特體驗和對傳世之作的思考。首句“高唐作夢時”揭示了整首詩的背景,高唐指的是古代中國的一個地方,作者在這里作夢。接著,作者提到夢中見到了宋玉,宋玉是中國古代文學家,他的作品以《風箏賦》最為著名。
第三句“那知賦說夢”表達了作者對夢境與文學之間的奇妙聯系的思考。夢境中的見面成為了作者創作詩篇的靈感來源。作者認為,如果他不將這個夢中的經歷寫成賦詩,那么這段夢境就無法傳世,無法被后人所知。
最后兩句“夢外云雨怨,此賦茍不作,應無列女傳”則表達了作者對夢中情感的懷念和對自己創作的重要性的思考。夢境之外的云雨象征著作者的思念和憂傷,作者希望通過這首賦詩將這些情感表達出來,如果這首詩不被創作出來,那么就無法讓后人知曉他這個女子的傳說。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夢境的思考和對創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它既展示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創作理念,又抒發了對傳世之作的渴望和對文學傳承的思考。
“應無列女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chéng
偶成
gāo táng zuò mèng shí, sòng yù nǎi dé jiàn.
高唐作夢時,宋玉乃得見。
nǎ zhī fù shuō mèng, mèng wài yún yǔ yuàn.
那知賦說夢,夢外云雨怨。
cǐ fù gǒu bù zuò, yīng wú liè nǚ zhuàn.
此賦茍不作,應無列女傳。
“應無列女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