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涼氣浮輕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馀涼氣浮輕絺”全詩
此心契天雄杰者,滿軒種杏仁間馳。
身雖如蟬蛻濁世,活人遠志傳孫枝。
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隨。
嗟予蜂房病溽暑,熱烘腦子逾蒸炊。
難甘遂委庸醫手,蒼黃月,雨馀涼氣浮輕絺。
懸壺索寞乏瓊報,木瓜愧誦前人詩。
蘇耽橘紅井泉碧,威靈仙術終相期。
陰功百世固未艾,芝田蘭畹春熙熙。
分類:
《代陳均輔贈馬則賢》黃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代陳均輔贈馬則賢》
江南星渚山水奇,
馬家桂子昌于醫。
此心契天雄杰者,
滿軒種杏仁間馳。
身雖如蟬蛻濁世,
活人遠志傳孫枝。
偶同瓜葛花屏下,
梅兄樊弟相追隨。
嗟予蜂房病溽暑,
熱烘腦子逾蒸炊。
難甘遂委庸醫手,
蒼黃月,雨馀涼氣浮輕絺。
懸壺索寞乏瓊報,
木瓜愧誦前人詩。
蘇耽橘紅井泉碧,
威靈仙術終相期。
陰功百世固未艾,
芝田蘭畹春熙熙。
中文譯文:
江南星渚山水奇,
馬家桂子在醫榮。
此心契合天雄杰者,
滿庭種植杏仁一路馳騁。
身雖如蟬蛻濁世,
但活人遠志仍傳給子孫。
偶然與瓜葛花前相遇,
梅兄樊弟相互追隨。
唉,我躲在蜂房中,病痛受著潮濕的暑氣,
炎熱蒸騰著我的頭腦,甚至高于炊煙。
難以甘心委身于平庸的醫術,
蒼黃的月亮,雨后殘留的涼氣,飄蕩著輕薄的絹布。
懸壺索寞,無法得到珍貴的藥物,
我羞愧地吟誦著前人的詩歌。
蘇耽的橘子紅艷,井泉碧清,
威靈仙的仙術終將實現。
陰功百世的力量仍然存在,
芝田蘭畹春意盎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黃樞所作,題為《代陳均輔贈馬則賢》。詩中表達了對馬則賢(馬家桂子)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首先,詩人稱贊了馬則賢所在的江南地區的山水之美,將其與馬家桂子的醫術成就相聯系。馬則賢以醫術昌盛而聞名,被視為天下英杰,他的醫術如同種植的杏仁一般蓬勃發展。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身處世俗紛擾之中,但仍懷有追求卓越的心志,并將這種志向傳承給后代。詩中提到詩人與瓜葛花屏(可能指友人)相聚,梅兄樊弟(可能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互相追隨,強調了志同道合者的凝聚力和支持。
然而,詩人自述身處困境,感嘆自己生活在潮濕炎熱的環境中,病痛纏身。他不甘心委身于平庸的醫術,蒼黃的月亮和雨后的涼氣只是帶來了一絲輕薄的涼爽,無法解救他的困境。他感到自己像是懸在壺中,無法得到寶貴的藥物,內心愧疚地吟誦著前人的詩歌。
然而,詩中也展現了希望和追求。詩人提及蘇耽的橘子紅艷,井泉清碧,以及威靈仙的仙術。這些象征著美好和神奇的形象,預示著希望和未來。
最后,詩人強調陰功百世的力量依然存在,芝田蘭畹春意盎然。這種意象傳達了生命的延續和希望的永恒。詩人表達了對馬則賢的贊美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同時也傳達出對理想和追求的堅持與希冀。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馬則賢醫術成就的贊美,同時也通過自身的困境和追求展示了對美好未來的期待與希望。它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山水之美,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傳遞出對人生意義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雨馀涼氣浮輕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chén jūn fǔ zèng mǎ zé xián
代陳均輔贈馬則賢
jiāng nán xīng zhǔ shān shuǐ qí, mǎ jiā guì zǐ chāng yú yī.
江南星渚山水奇,馬家桂子昌于醫。
cǐ xīn qì tiān xióng jié zhě, mǎn xuān zhǒng xìng rén jiān chí.
此心契天雄杰者,滿軒種杏仁間馳。
shēn suī rú chán tuì zhuó shì, huó rén yuǎn zhì chuán sūn zhī.
身雖如蟬蛻濁世,活人遠志傳孫枝。
ǒu tóng guā gé huā píng xià, méi xiōng fán dì xiāng zhuī suí.
偶同瓜葛花屏下,梅兄樊弟相追隨。
jiē yǔ fēng fáng bìng rù shǔ, rè hōng nǎo zi yú zhēng chuī.
嗟予蜂房病溽暑,熱烘腦子逾蒸炊。
nán gān suì wěi yōng yī shǒu, cāng huáng yuè,
難甘遂委庸醫手,蒼黃月,
yǔ yú liáng qì fú qīng chī.
雨馀涼氣浮輕絺。
xuán hú suǒ mò fá qióng bào,
懸壺索寞乏瓊報,
mù guā kuì sòng qián rén shī.
木瓜愧誦前人詩。
sū dān jú hóng jǐng quán bì,
蘇耽橘紅井泉碧,
wēi líng xiān shù zhōng xiāng qī.
威靈仙術終相期。
yīn gōng bǎi shì gù wèi ài,
陰功百世固未艾,
zhī tián lán wǎn chūn xī xī.
芝田蘭畹春熙熙。
“雨馀涼氣浮輕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