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玕葉敷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瑯玕葉敷腴”全詩
末至更摧落,豈復潤朽株。
東西四百載,天明拱黃圖。
哀哀李杜死,諸賢亦淪胥。
庸蜀反安燃。
大廈終難扶。
長懷追爽鳩,誰復來此居。
分類:
《讀史感興》黃文雷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讀史感興
空山里有一棵巨大的樹,瑯玕的葉子蒼翠茂盛。
經歷歲月的摧殘和風雨的侵蝕,它怎么還能滋潤著這枯朽的樹干。
已經過去了四百年的興衰,天亮了,皇帝親自議定了黃圖。
李白和杜甫的死讓人悲傷,其他的賢才也逐漸淪落。
庸庸碌碌的蜀地反而安然燃燒,偉大的事業終究難以支撐。
我心懷著對古代風流人物的追憶,他們誰又會再來到這里居住呢。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慨。他描述了一棵古老的樹木經歷了歲月的摧殘卻仍然蒼翠茂盛,暗喻著歷史的傳承和延續。作者描繪了歷史上杰出的文人墨客們的輝煌和燦爛,但也表達了他們相繼消逝所帶來的悲傷和失落。最后,作者思念著過去的時代和那些偉大的人物,卻也感嘆他們不再存在于當下。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棵古老的樹木和歷史的興衰。作者通過揭示樹木在歲月中的堅韌生存和歷史中偉大人物的流逝,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空山、大木和瑯玕葉等意象,給人一種靜謐、蒼涼的氛圍。詩人對歷史的反思和感慨,使人在詩中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整首詩抒發了對歷史和人生的深沉思考,使讀者對歷史和人生產生共鳴和思索。
“瑯玕葉敷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gǎn xīng
讀史感興
kōng shān yǒu dà mù, láng gān yè fū yú.
空山有大木,瑯玕葉敷腴。
mò zhì gèng cuī luò, qǐ fù rùn xiǔ zhū.
末至更摧落,豈復潤朽株。
dōng xī sì bǎi zài, tiān míng gǒng huáng tú.
東西四百載,天明拱黃圖。
āi āi lǐ dù sǐ, zhū xián yì lún xū.
哀哀李杜死,諸賢亦淪胥。
yōng shǔ fǎn ān rán.
庸蜀反安燃。
dà shà zhōng nán fú.
大廈終難扶。
zhǎng huái zhuī shuǎng jiū, shuí fù lái cǐ jū.
長懷追爽鳩,誰復來此居。
“瑯玕葉敷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