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道人骨不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堂中道人骨不俗”全詩
神閑意定默自鳴,宮商不動誰與聽。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龐形端顏瑩玉。
我嘗見之醒心目,寧必絲桐弦斷續。
嗚乎靖節已死不復聞,成虧相半疑昭文。
阮手鐘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詎可論。
道人道人聽我語,紛紛世俗誰師古,金徽玉軫方步武,虛堂榜名無自苦。
分類:
《為簡公約賦素琴堂》郟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為簡公約賦素琴堂》是宋代郟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素琴堂的景象,表達了音樂的神韻與道家的思想。
詩中描述的素琴堂虛空而清凈,琴音傳來時仿佛沉入了無邊無際的深淵。這里的琴聲宛如自發地響起,宮商音律不動,沒有人來傾聽。堂中有一位道人,他的骨相并不俗氣,面貌端莊,宛如美玉般明亮。詩人曾親眼目睹他的風采,但不知道絲桐的弦是否仍然完整。詩人感慨靖節已逝,不再有人崇尚高尚的品德,成虧相半,對昭文之道心生懷疑。詩中還提到了阮籍、手鐘和耳相,暗示了古代音樂和文化的輝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素琴之堂虛且清,
琴音淪于遙遠深。
神閑意定默自鳴,
宮商不動誰與聽。
堂中道人骨不俗,
貌龐形端顏瑩玉。
我曾見之醒心目,
絲桐弦斷續難續。
嗚乎靖節已死不復聞,
成虧相半疑昭文。
阮手鐘耳相吐吞,
素琴之道詎可論。
道人道人聽我語,
紛紛世俗誰師古,
金徽玉軫方步武,
虛堂榜名無自苦。
這首詩詞表達了音樂的神奇與道家的思想。素琴堂被描繪為一個虛幻而清凈的地方,琴音沉浸在遙遠的無盡深淵中,仿佛自己發出聲音。這里沒有聽眾,宮商音律靜止不動。堂中的道人骨相高尚,容貌端莊,宛如明亮的美玉。詩人曾經親眼目睹過他,但不知道絲桐的琴弦是否還完整。詩人感嘆高尚的道德已經消逝,再也聽不到像他們一樣的人了,現在的時代充滿了迷惑,對昭文之道心生疑慮。阮籍、手鐘和耳相的提及,暗示了古代音樂文化的輝煌。詩人呼喚著道人,希望他能聽到自己的話語,人們紛紛追隨世俗,卻不知道誰是真正的古代圣人,金徽玉軫輝煌而無人欣賞。整首詩詞以素琴堂為背景,通過音樂與道德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思考和反思。
“堂中道人骨不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jiǎn gōng yuē fù sù qín táng
為簡公約賦素琴堂
sù qín zhī táng xū qiě qīng, sù qín zhī yùn lún yǎo míng.
素琴之堂虛且清,素琴之韻淪杳冥。
shén xián yì dìng mò zì míng, gōng shāng bù dòng shuí yǔ tīng.
神閑意定默自鳴,宮商不動誰與聽。
táng zhōng dào rén gǔ bù sú, mào páng xíng duān yán yíng yù.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龐形端顏瑩玉。
wǒ cháng jiàn zhī xǐng xīn mù, níng bì sī tóng xián duàn xù.
我嘗見之醒心目,寧必絲桐弦斷續。
wū hū jìng jié yǐ sǐ bù fù wén, chéng kuī xiāng bàn yí zhāo wén.
嗚乎靖節已死不復聞,成虧相半疑昭文。
ruǎn shǒu zhōng ěr xiāng tǔ tūn, sù qín zhī dào jù kě lùn.
阮手鐘耳相吐吞,素琴之道詎可論。
dào rén dào rén tīng wǒ yǔ, fēn fēn shì sú shuí shī gǔ,
道人道人聽我語,紛紛世俗誰師古,
jīn huī yù zhěn fāng bù wǔ, xū táng bǎng míng wú zì kǔ.
金徽玉軫方步武,虛堂榜名無自苦。
“堂中道人骨不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