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面目現如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而今面目現如來”全詩
元知三教本無異,走入千山喚不回。
僧衲西風囊有錦,禪心明月鏡無臺。
我聞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開。
分類:
《贈儒僧空谷二首》江立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儒僧空谷二首》
無德空谷微輝瑞,瑞聲刺耳似惡魁。
你我長楊同瘦骨,褪盡青布變身灰。
清風拾堆愁不賣,歡愉空中斬繁微。
言者言之鳥聲死,不鳴而飛魂漸歸。
中文譯文: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現如來。
元知三教本無異,走入千山喚不回。
僧衲西風囊有錦,禪心明月鏡無臺。
我聞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開。
詩意:
這首詩詞反映了作者江立信對于儒家和佛家思想的比較和思考。詩中描述了三十年前的秀才現在成為了僧人的面貌,突顯了生命的變遷和人生軌跡的轉變。作者表示,儒學和佛學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但是一旦追求禪悟,就回不到過去的人生軌跡中。詩中還提到了僧人身上的錦緞袈裟和禪心明月的鏡子,以及空谷脊梁的硬朗,都映射出儒家和佛家的高貴和卓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秀才成為僧人的描述,以及對于儒學和佛學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和信仰的思考和觸動。詩中用簡潔而深入的筆觸,帶來了對于人生和宗教的哲學層面的思考。同時,對于儒學和佛學的比較也在詩中展開,呈現出作者對于傳統文化和宗教傳統的思辨態度。整首詩行井然有序,用詞簡練而富有意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而今面目現如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rú sēng kōng gǔ èr shǒu
贈儒僧空谷二首
sān shí nián qián de xiù cái, ér jīn miàn mù xiàn rú lái.
三十年前的秀才,而今面目現如來。
yuán zhī sān jiào běn wú yì, zǒu rù qiān shān huàn bù huí.
元知三教本無異,走入千山喚不回。
sēng nà xī fēng náng yǒu jǐn, chán xīn míng yuè jìng wú tái.
僧衲西風囊有錦,禪心明月鏡無臺。
wǒ wén kōng gǔ jǐ liáng yìng, duō de míng liú qīng yǎn kāi.
我聞空谷脊梁硬,多得名流青眼開。
“而今面目現如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