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嗽怎么讀 嗽的意思

    “嗽”字共有1個讀音: [sòu]  
    嗽
    漢字
    讀音 [sòu]
    注音 ㄙㄡˋ
    部首 [口]  口字旁
    筆畫 總筆畫:14 部外:11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中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5FD
    其它編碼 五筆:kgkw|kskw 倉頡:rdlo 鄭碼:jfjr 四角:67082
    筆順編碼 25112512343534
    筆順筆畫 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筆順名稱 豎 橫折 橫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撇 點 撇 橫撇/橫鉤 撇 捺

    嗽字的意思

    咳嗽:干嗽。

    嗽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òu ㄙㄡˋ

     ◎ 〔咳(ké ㄎㄜˊ)嗽〕同“”1。

    英語 cough, gargle, clear throat

    德語 einsaugen (mit dem Munde)? (V)?,Husten (S)?,Mund s?ubern (S)?,Schleim aushusten (S)?,gurgeln (V)?,husten (V)

    法語 tousser,se rincer la bouche

    嗽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sòu

    〈動〉

    (形聲。從口,欶( shuò)聲。本義:咳嗽) 同本義 [cough]

    嗽,咳嗽。——《玉篇》

    冬季有嗽,上氣疾。——《周禮》

    他干嗽了幾聲

    嗽字的辭典解釋

    嗽ㄙㄡˋsòu 動

    氣管受到痰或氣體的刺激,引起反射作用,而用力排出氣體。如:「咳嗽」、「嗽喘」。

    以口吸吮。如:「嗽飲」。《漢書·卷九三·佞幸傳·鄧通傳》:「文帝嘗病癰,鄧通常為上嗽吮之。」

    用水漱口。《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苦參湯,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通「漱」。

    康熙字典解釋

    嗽【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蘇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音謏。《玉篇》咳嗽也。《周禮·天官·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釋文》西豆反,亦作欶。《廣韻》本作瘶。

    又《集韻》所救切,音瘦。本作漱,盪口也。《史記·倉公傳》日嗽三升。

    又《五音集韻》桑谷切,音速。吮也。

    又《廣韻》所角切《集韻》色角切,??音朔。《廣韻》本作欶,口噏也。《集韻》吮也。同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欶【卷八】【欠部】

    吮也。從欠束聲。所角切

    說文解字注

    (欶)吮也。口部曰。吮、欶也。二篆爲轉注。通俗文。含吸曰欶。從欠。束聲。所角切。三部。

    嗽字組詞

    嗽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嗽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