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全詩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作者簡介(李延年)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生年不詳。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后因擅長音律,故頗得武帝喜愛。一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入宮,稱李夫人。后因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劉髆,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極得武帝寵幸,“與上臥起,甚貴幸,埒如韓嫣”。李夫人去世后,愛弛,太初年間,因弟弟李季奸亂后宮,漢武帝下詔滅李延年和李季兄弟宗族。
《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翻譯及注釋
翻譯
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墻垣失守;
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美麗的姑娘呀,常常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
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注釋
(1)傾城、傾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后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陶淵明《閑情賦》:“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于傳聞。”
(2)寧不知:怎么不知道。
《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創作背景
《《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雜歌謠辭》。《漢書·外戚傳上》記載: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李延年獻舞時唱了這首詩。漢武帝聽后不禁感嘆道:世間哪有這樣的佳人呢?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就推薦了李延年的妹妹。漢武帝召來一見,果然妙麗善舞。從此,李延年之妹成了武帝的寵姬李夫人。李延年也更加得到寵幸。
《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鑒賞
《《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有三點特色。
其一,出語夸張,欲揚故抑。詩人將所詠美女贊為冠絕當代而獨此一人,其美貌的程度竟至看她一眼城邦就會傾覆,再看她一眼國家就會淪亡,“美女亡國”之說最早見于《詩經·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說的是男子有才能立國,女子有才毀社稷,旨在諷刺周幽王寵幸貌美而好迸讒言的褒擬以至亡國之事。此后,“傾城”、“傾國”就成了絕色美女的代名詞。在《《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里,詩人極盡夸張之能事,危言聳聽,但絕不是以此來昭示君王,求鑒前史,而是反其意而用之,以其具有傾城傾國的巨大魅力來極言佳人之美,達到引動君王思美之心的目的。
其二,情真意切,溢于詩間。《《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一詩,除了 “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外,其表達的情感是十分真摯的。《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詠的佳人是自己的胞妹。無論是出于對胞妹的深愛之情而望她有個輝煌的前途,還是出于利己之心而進獻胞妹,其詩中表現出的贊美都是熱切的。短短幾句的小詩,“傾城”、“傾國”的字眼二度出現,推薦美人的主旨非常鮮明。先言有此絕美之人,再言美人的驚人魅力,然后向君王懇切呼告:您難道不知這具有傾城傾國之貌的佳人,一旦錯過就再難得到了!拳拳之心意,殷切的情感,在一詠三嘆之中掙到了充分的表達,產生了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撥動了漢武帝的心弦。
其三,以簡勝繁,以虛生實。中國畫以墨為顏色,色彩可謂少矣。但那單一的墨色卻可在鑒賞者的腦海中幻化出繽紛的五彩。如同齊白石的畫,空白可謂多矣,但那空白處卻可使人想象出無限豐美的境界。《《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只是詠嘆了佳人的無雙而不作具體描繪,這就勢必使佳人的形象成為神秘誘人的空白,從而激發起賞詩者對她的神往、想象和渴念之情。當時在漢武帝的腦海中一定幻化出了世間最為美妙的女子形象。而后世的讀詩者,更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理想、歷史知識及其特有的心理素質,想象出各自心中的絕色佳人來。在歌詠美女的中國古詩中,有不少細描實寫的佳句,像“手如柔荑,膚如凝脂”之類。同時也不乏以側描虛寫取勝的佳篇。如《詩經·周南·關雎》,對女子品貌的描寫只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濃墨渲染的是男子對她的苦苦思戀、熱烈追求和結合后的歡樂喜悅,以此顯示出女子的美麗可愛。《《李延年歌》李延年 古詩》顯然也是以這種以虛生實的藝術手法取勝的。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yán nián gē
李延年歌
běi fāng yǒu jiā rén, jué shì ér dú lì.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yī gù qīng rén chéng, zài gù qīng rén guó.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níng bù zhī qīng chéng yǔ qīng guó? jiā rén nán zài dé.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