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出自唐代聶夷中的《田家》, 詩句共12個字,詩句拼音為:fù gēng yuán shàng tián, zi zhǔ shān xià huāng.,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全詩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分類: 憂國憂民諷刺

    作者簡介(聶夷中)

    聶夷中,字坦之,河東人,一說為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余物。其詩語言樸實,辭淺意哀。不少詩作對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進行了深刻揭露,對廣大田家農戶的疾苦則寄予極為深切的同情。代表作有《詠田家》、《田家二首》、《短歌》、《早發鄴北經古城》、《雜怨》等,其中以《詠田家》和《田家二首》(其一)流傳最廣(《田家二首》(其二)后人多認定為李紳的作品,故不提)。

    《田家》聶夷中 古詩翻譯及注釋

    翻譯
    父親在山上耕田,兒子在山下開荒。
    六月的季節,田中稻谷還沒有抽穗,而官家收稅倉庫早已修好等待征斂。

    注釋
    ⑴斸(zhú):一作“鋤”,大鋤,名詞用作動詞,挖掘。
    ⑵禾:禾苗,特指稻苗。秀:谷物吐穗揚花。
    ⑶官家:舊時對官吏、尊貴者及有權勢者的尊稱,又指對皇帝的稱呼。

    《田家》聶夷中 古詩賞析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僅僅是寫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萬萬個農民的家庭,所謂“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正是農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墾的荒地,從耕田寫到開荒,簡潔有力地刻劃出農家一年到頭的辛苦,幾乎沒有空閑可言。十個字具有高度的涵蓋力,增加了詩意的典型性,幾乎成為封建社會農村生活的一個縮影。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一句在揭露諷刺的時候,不發議論而重在擺事實,發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不單指莊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況,四五月麥苗就該揚花(“秀”),“六月”應已收割而“禾未秀”,當是遇到了旱情,暗示著歉收。而按唐時兩稅法,六月正是應該交納夏稅的時節,所以“官家已修倉”本身就暗示著對農民勞動成果的窺伺和即將予以剝奪,而這種窺伺出現在“六月禾未秀”之際,更覺意味深長。“禾未秀”而倉“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應。

      題前攝景,洗煉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種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簡意長的效果。而此詩恰當地同時運用這三種手法,藝術效果也就更加顯著。

    《田家》聶夷中 古詩創作背景

      唐朝后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廣大農村農民破產,遭受剝削更加慘重,至于顛沛流離,無以生存。在唐末的亂世,封建國家開支甚巨而資用缺乏,必然加重對農民的榨取,而農民遭受剝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在這樣的嚴酷背景上產生了聶夷中的《《田家》聶夷中 古詩》一詩,其目的就在于揭露這樣的黑暗現實。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jiā
    田家

    fù gēng yuán shàng tián, zi zhǔ shān xià huāng.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liù yuè hé wèi xiù, guān jiā yǐ xiū cāng.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的相關詩句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出自聶夷中的 《田家》,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