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登金山》 陳繼儒
彷佛寒煙外,瓜州有雁聲。
作者簡介(陳繼儒)

陳繼儒(1558~1639)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年二十九,隱居小昆山,后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屢奉詔征用,皆以疾辭。擅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贊同書畫同源。有《梅花冊》、《云山卷》等傳世。著有《妮古錄》、《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
《月下登金山》陳繼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下登金山》是明代詩人陳繼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面平靜如秋天一樣綿延萬里,
山巒靜謐,夜已深至三更。
仿佛在寒煙之外,
能聽到瓜州傳來的雁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夜的景象。江面平靜如秋天一般廣闊,山巒靜謐,夜晚已經深入三更。詩人通過形容寒煙之外傳來的雁聲,增添了夜晚的寂靜和凄涼感。整首詩傳達出一種寧靜、凄美而又深沉的意境。
賞析:
《月下登金山》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景象,通過對江面和山巒的描繪,表達了寧靜和靜謐的氛圍。詩中的“瓜州有雁聲”則起到了點睛之筆的作用,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和孤寂的色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表達了內心情感,使讀者感受到了月夜的靜謐與凄美。
此外,詩中的“金山”指的是位于今天的江蘇省鎮江市的金山,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名山,也是陳繼儒的故鄉。登上金山,在月光的照耀下,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寧靜與壯麗,借景抒發了內心的情感。
總之,《月下登金山》通過簡潔而精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月夜的景象,以及詩人在其中感受到的寧靜和凄美。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媒介,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與詩人一同登臨金山、聆聽雁聲的情境和情感。
《月下登金山》陳繼儒 拼音讀音參考
yuè xià dēng jīn shān
月下登金山
jiāng píng qiū wàn lǐ, shān jìng yuè sān gēng.
江平秋萬里,山靜月三更。
fǎng fú hán yān wài, guā zhōu yǒu yàn shēng.
彷佛寒煙外,瓜州有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