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歌》 王維
〕
青雀翅羽短。
未能遠食玉山禾。
猶勝黃雀爭上下。
唧唧空倉復若何。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青雀歌》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雀歌》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雀翅羽短,
未能遠食玉山禾。
猶勝黃雀爭上下,
唧唧空倉復若何。
詩意:
這首詩的主題是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和無奈。詩中的青雀羽毛短小,不能飛得遠去覓食玉山上的谷物,但與黃雀相比,它們還算強過一些,不至于爭斗至死。然而,即使如此,仍然面臨著空倉無食的困境。詩人通過描繪青雀的局限和無奈,表達了自己在封建社會中的困境和無力改變的現實。
賞析:
《青雀歌》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聲,通過對青雀的比喻,抒發了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無奈之情。詩中的青雀雖然與黃雀相比稍顯優越,但仍然受限于自身的局限性,無法到達更高的境地。詩人借此反映了自己作為士人在封建社會中的困境,無法擺脫現實束縛的無奈感。
整首詩詞采用四言句式,簡練明快。通過使用雀鳥的形象,詩人把自己置身于封建社會的境遇中,憑借自身才華和努力,也難以改變現實的困境。這種對現實的無奈和自我懷疑,使詩詞更具深度和思考性,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思考。
總之,王維的《青雀歌》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對現實困境的無奈之情,展示了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這首詩詞在表達個體命運的同時,也反映了封建社會下士人的困境和無力改變的現實,具有深遠的思想內涵。
《青雀歌》王維 拼音讀音參考
qīng què gē
青雀歌
yǔ lú xiàng cuī xìng zōng péi dí dì jìn tóng fù.
〔與盧象、崔興宗、裴迪、弟縉同賦。
〕
qīng què chì yǔ duǎn.
青雀翅羽短。
wèi néng yuǎn shí yù shān hé.
未能遠食玉山禾。
yóu shèng huáng què zhēng shàng xià.
猶勝黃雀爭上下。
jī jī kōng cāng fù ruò hé.
唧唧空倉復若何。